Skip to content

瘍醫大全 卷三十九

◄◄ 回瘍醫大全總目錄

目次

  • 卷三十九
  • 卷三十九

    救急部

    凡解一切中毒以及誤吞金石、蟲螫等證,俱匯於此部中,以便檢閱參治。

    解救砒霜門主論

    雷真君曰:世人有服砒霜之毒,五臟欲裂者,腹必大痛,舌必伸出,眼必流血而死,最可憐也。急用瀉毒神丹飲之,如立時大瀉則生,否則死矣。此砒已入於臟,非可用羊血生甘草上吐能愈,特又變下法救之,飲之如不瀉,此腸已斷矣,又何救乎?倘用之早,未有不生者,不可執吐法而無變通。若初飲砒霜,但飲甘草羊血立吐而愈,如不吐,速用瀉毒神丹瀉之,則無不救矣。(《活人錄》)

    凡中砒毒,其證煩躁如狂,心腹攪痛,頭旋欲吐不吐,面色青黑四肢極冷者是。

    凡服砒人不可仰臥,恐毒流四肢難治,愈後須忌百日煙、酒、薑、椒、煎、炒。(《願體集》)

    凡中信毒,因氣腦自服者,急用香油一碗灌之,或吐或下即活。若系酒調者難救,其毒發散於周身也。

    陳遠公曰:服砒毒疼欲死,若不急救必腐腸胃,吐紫血而死。蓋砒石乃天生之石,不曾經火煅煉,何毒至此,不知砒石生南嶽之山,鍾南山火毒,又經火氣,則其性大熱,酷烈之至,安得不殺人哉!性又善走,砒石下喉,必升降於腸胃之上下,往來數十次,腸剝皮穿,人乃死矣。疼欲死者,正毒氣上下攻也,毒藥之橫,莫此為甚,治法必吐出其毒,然不能盡出其毒也,必用解毒之味,但初下喉,用羊血吐之,亦有能生之者,食久入胃,則無益矣。宜用救死丹,久暫皆可救,用生甘草一兩,玄參二兩,地榆五錢,瓜蒂七個,水煎下喉即吐,煮渣服之又吐,砒毒全解矣。

    (甘草解毒,得瓜蒂上湧而吐,砒能上升,故引之盡出也。然砒又下行,得元參、地榆解大腸之火毒,砒之大毒已從上而出,走下者亦餘毒耳,得二味解之,則上下共相解紛,毒又何能施其燥烈哉。況元、榆俱潤中解毒,所以能製毒也,此方十可活八,若不吐者,此腸胃已壞,不可救矣,非方不效也,倘藥不及,煎於飯鍋中煮灌之,庶不至因循失救也。)

    解救砒霜門主方

    解信毒法(《願體集》)。速取梁上燕子窠,用井水三四大碗,放水桶內將手多攪調之,用夏布手巾如榨腐法,濾去泥、葉取所攪之水,連灌兩三碗自吐。不吐再灌,吐盡方醒。

    初中砒毒(雷真君《活人錄·吐法》)。生甘草三兩急煎湯,加羊血半碗和勻,飲之立吐即愈。飲之不吐,速用下法。

    瀉毒神丹(雷真君《活人錄·下法》)。

    當歸(三兩)、大黃(一兩)、白礬(一兩)、生甘草(五錢)

    水煎湯數碗,飲之立時大瀉則生,否則死矣。

    又方、黑鉛一兩,磨水灌之。

    凡中砒霜一切毒藥垂死者。急用上號潔白糖、靛花、淡豆豉、甘草各等分,研勻,冷水調灌即蘇。

    又方、無名異(即漆匠用者)。和生雞蛋清攪勻,服之。

    又方、陳壁土攪水灌之。

    又方、急飲人溺及人糞汁,或金汁灌之。

    又方、虎耳草葉洗淨搗汁,攪冷水灌之。

    又方、牙硝不拘多少,研末,冷水調下。

    又方、生鴨血灌之。

    又方、小薊根搗汁灌之。

    又方、大黃、明礬研末,新汲水調灌,得吐利即解。

    誤中砒毒渾身紫累,有解不效,此名砒霜累瘡。黃土地上挖一斗大坑,以井水滿之,攪令渾濁,以一碗與之,少刻又與之,待渾身紫累俱散,一吐即蘇。雖冬月間,亦宜用之,此法必效。

    解砒霜及一切藥草六畜肉中毒、白花扁豆經過霜者生收,曬乾研末,用新汲水調服三錢。

    又方、真綠豆粉、黃土各四兩,研極細,用生雞蛋清九個,共一處以浸綠豆,冷水和稀服之即解。若有黑羊血,再灌碗許,更妙。

    又方、天竺果煎服。如無,取根搗汁煎服,亦可。

    又方、明礬三錢研末,冷水攪勻送下,一吐即愈。

    又方、未盡用綠豆、甘草、夏枯草,煎湯冷服。

    又方、生漆渣子,瓦上煉存性,研末,滾湯沖服五分。

    救誤服蒙汗藥門主論

    蒙汗藥大約用天仙子為君,加狐心等物,雖不殺人,然令人迷而不醒。山東村杏多乘心迷,以取財物,醒來全不記憶,恍惚不能辨別,所以道途誤服蒙汗藥,以致頭重足輕,口吐涎沫,目瞪不言,此迷心之故也。雖不殺人,久迷不醒亦可畏人。涼水解之,亦能少蘇,但涼水入心,水停心下,倘虛人必變他證。

    或曰:此證必是痰迷心竅,宜生薑開之,投以薑汁乎?殊不知藥中天仙子居多,得薑汁愈迷其心矣。故不可用也。

    救誤服蒙汗藥門主方

    止迷湯

    白茯苓(五錢)、生甘草(二錢)、瓜蒂(七個)、陳皮(五分)

    水煎服,即大吐而醒,其從前事斷不遺忘,不似涼水之解,如醉如癡也。

    又方、飲涼水即安。

    救飲鴆酒毒門主論

    凡飲鴆酒,白眼朝天,身發寒戰,忽忽不知,大醉之狀,心中明白,但不能言,至目閉即死。夫鴆毒乃鴆鳥之糞,非鴆之羽毛,亦非鶴頂紅也。鴆羽與鶴頂紅,皆不殺人,不過生病。惟鴆糞則毒,此鳥出異國,異國人恐言鳥糞,則人必賤之,故但言鴆,以貴重之也。此鳥非蛇蠍不食,故毒甚於孔雀之糞,孔雀糞沖酒飲,有死有不死者,而飲鴆則無不死也。蓋鴆毒性熱功緩,善閉人氣,所以不能言,必寒戰者,心中熱毒,心脈通目大眥,心熱則目上視,目閉而死者心絕,目乃閉也,幸其緩可施救。(鴆音逞)

    救飲鴆酒毒門主方

    消鴆

    金銀花(八兩,煎取汁二碗)、白礬、寒水石、天花粉(各三錢)、石菖蒲(二錢)、麥冬(五錢)

    同煎灌之,一時後目不上視,口即能言矣。再照方減半煎湯,二劑全愈。

    救誤服銀烠門主方

    驗方、濃煎烏梅湯灌之即解。

    又方、黃泥水服二茶盅,即解。

    救誤服水銀門主方

    驗方、揀開口花椒二兩吞下,即裹水銀從大便出。

    救誤吞五金門主方

    誤吞金銀銅鐵錫、蠶豆炒研末,砂糖調服,其物從大便出。

    又方、豬板油同青菜煮食,自出。

    吞金(《丹方》)。羊脛骨燒焦,研末三錢,米飲調下,從大便出。

    吞鐵物(《丹方》)。慄樹炭二塊,將鐵錘搗極細,砂糖和細丸,米飲送下三錢,立出。

    吞銅錢、羊脛灰煮粥食之。

    吞銅錢或銅、多嚼生荸薺,食之自化。

    吞金、紅棗煮爛,不時食之,金從大便自出。

    吞金銀銅錫、先飲生鴨血杯許,再多食炒蠶豆,不切熟韭菜,其物即從大便裹出。

    吞鐵、艾蒿一把,挫,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即下。

    吞錢在喉不出、麩炭末指彈入喉中,其錢當即咯出。

    吞釘及箭、金、針、鐵、多食肥羊肉,及諸肥肉,自裹出。

    吞金環及釵、飴糖一斤一頓,漸漸食盡,多食之,環及釵便出。

    知是服金屑死而未絕者、水銀一兩,灌口中搖動,令下咽喉入腹,金即消減成泥而出。

    解金銀銅鐵毒、鴨屎汁解之。(一人以銅條兩個作戲法,由鼻孔進而從口出,忽一日銅條滑入腦中,奇癢難忍,無法可救。黃公曰:爾磕我三百個頭,我當救爾。其價即連磕其頭,叩未百餘,其銅條從鼻出,此亦聰明人慧心智囊耳。)

    吞錢、桑柴燒灰研末米飲,調服二錢。

    又方、綠豆粉,冷水調服三錢。

    又方、多服飴糖。

    吞金銀銅鐵、砂糖同砂仁煎濃湯,多服自下。

    救誤吞針門主方

    吞針入腹、蠶豆煮熟,同生韭菜食之,針從大便而出。

    又方、櫟炭末,井水調服三錢。

    又方、蛤蟆眼睛一對,冷水送下,針穿眼內而出。(冬月無蛤蟆,在桑根下尋。)

    又方、黑砂糖和黃泥為丸吞下,泥即裹針在大便中出。

    誤吞針刺咽中痛者、亂麻筋一團,搓龍眼大,以線穿系,留線頭在外,以湯浸濕,急吞下咽,頃刻扯出,其針必刺於麻中而出。如一回不中節,再吞再扯。

    又方、雄磁石研末,水丸如櫻桃大吞下,即服通利之藥,針從大便而出。

    針入咽喉無藥可施、癩蛤蟆數個,將頭剁去,倒垂流血,以甌接之,得一杯許,灌入喉中,移時連針吐出,針自軟曲。

    又方、舊笤籬煅存性,研末,每服三錢,酒調服,亦能化針。

    又方、將半生半熟出芽蠶豆搗爛,以韭汁為丸,吞下。

    又方、磁石如棗核大吞之,其針立出。

    又方、磁石研細,將黃蠟和捻如針大小,涼水下,裹針從大便出。

    誤吞諸木竹釵門主方

    驗方、取剪刀故鋸燒赤入漬酒中,以女人大指甲二枚,燒存性研末,和服。

    吞桃枝竹杖、但口中數數,多食白糖,自消去。

    木屑嗆喉、鐵斧磨汁灌之。

    竹絲鯁、不拘黑白芝麻,炒熟泡湯飲,再以干芝麻嚼服幾口。或以生芝麻搗爛嚼食。

    救誤吞磁鋒門主方

    驗方、生紅蘿蔔搗爛吞下,其磁鋒即從大便而出。

    解誤服鉛粉門主論

    凡服鉛粉者,非婦女角口,憤不欲生,冀其鉛能墜腸而殞。更有婦女打胎服之,不惟不效,每冀求生不得,欲死不能,且生子多癡呆,身體發瘡毒。更有因服鉛粉鑽筋入骨,老來遍身筋骨疼痛,無法可療,此故自取之也,深可憫焉。特立此門救之。(新增)其見證,面色呈青,腹中墜痛,欲死者是。

    解誤服鉛粉門主方

    驗方、麻油、黃蜜、紅砂糖,攪勻服之。

    又方、多食生荸薺即解。

    又方、香油灌之即解。

    又方、急搗蘿蔔汁飲之。

    解誤服銀硃藤黃門主方

    驗方、虀水溫服即解

    驗中蠱毒門主論

    令病人朝取井華水,唾水中,唾如柱直下沉者是蠱也,浮者非蠱也。(《三因》)

    中蠱者,大便黑如漆,或堅或薄,或微赤者,是蠱也。(《千金》)

    孫真人曰:凡中蠱毒,噙白礬不澀而味反甘,嚼生黑豆不腥者是。若含甘草而不吐者,非蠱也。(徵今鐸)

    《遁齊閒覽》云:海南魚有石首,蓋魚枕也。取其石為器,可盛飲食,如遇蠱毒,器必裂,其效甚者,閩人制作最精,人但玩其色,而鮮有識其用者。

    又曰:唾津在淨水中,沉即是,浮則非。

    又曰:口含大豆,中蠱者豆即脹而皮脫,無蠱者豆雖脹皮不脫。

    又曰:煮雞蛋一枚去殼,以銀簪一隻插入蛋中,並含入口內,一飲之頃,取視簪卵俱黑,即為中蠱。

    訣曰:脈緊數如釵股弦直,而吐甚者,即中蠱也,急治之。

    又曰:脈洪大者生,微細者死。

    陳遠公曰:有遊兩粵與女人交好,或與男子成仇,下蠱於飲食之中,食之則兩目漸黃,飲食倦怠,一年三載,無藥解之,必致暴亡。世傳造蠱土人,各將蠱毒與蛇蠍等物共投缸內,彼此相食,食完止存一物不死者,取為蠱母,此訛傳也。蓋彼地別有蠱藥,乃天生之毒也,土人治此證,有方可解,大約用礬石化蠱,恐外人知之,故秘不言。礬石化痰又善化堅,蠱積腹中,內必堅硬,而外以痰包之,所以一物二用,奏功如神。惟人身柔弱者多,強健者少,而蠱積胸腹間,必正氣大虛,倘用礬石,不更虛其虛乎?必於補氣血之中,加消痰化蠱之味,有益無損,始稱萬全也。宜破蠱全生湯。

    解中蠱毒門主方

    治中蠱毒、濃煎石榴皮汁飲之,使吐惡毒。

    又方、熱茶化膽礬半分,服之令吐。

    又方、米飲調鬱金末三錢,服之。

    又方(徵今鐸)。先取炙甘草一寸,嚼之咽汁,若中毒隨即吐出。仍以炙甘草三兩,生薑四兩,水六升煮二升,日三服,若嚼甘草不吐,則非蠱也。

    又方(《範石湖文集》)。昔李熹為雷州推官,得治蠱方。毒在上用升麻吐之,毒在腹用鬱金下之。或合二味服之,不吐則瀉,活人甚多。

    破蠱全生湯

    人參、當歸(各一兩)、白礬、生甘草、半夏(各三錢)、白茯苓(五錢)

    水煎服。

    解中斷腸草毒門主論

    人有服斷腸草者,初則胸中隱隱作痛,久則氣不能通,及至腹痛,二便俱不能出而死。此草即鉤吻也。至陰之物,狀似黃精,葉如毛鉤子二個,此草喜閉氣,尤使血不行,氣血閉故爾人死,非腸斷也。閩廣間多生此草,婦女小忿,往往短見,食之覓死如飴,以其不大苦楚也。有用羊血灌之,得吐則生,然亦有不吐者,往往不救。此草殺人甚緩,用解毒通利之味,無不生者,不似砒之酷也,宜通腸解毒湯(《冰鑑》)

    解中斷腸草毒門主方

    誤中斷腸草,即珍珠蘭之類,又曰水莽藤毒、生雞蛋三四個,敲開灌之。

    又方

    黑豆(一杯研)、生甘草(五錢)

    煎濃汁服之,登時即解。

    又方、白礬化水解之。

    又方、熱羊血灌碗許,以吐盡惡物自蘇。

    又方、冬青樹葉,冷水搗汁服下即解。

    又方、雞抱雛卵,劈開以清油調勻,灌之。

    通腸解毒湯

    金銀花、生甘草(各一兩)、大黃(一錢)

    水煎服,一瀉而愈。

    解中藥毒門主論

    凡中草烏、川烏、天雄、附子毒,則心煩躁悶,甚則頭岑岑然,遍身皆黑而死。(《入門》)

    凡服藥過多,生出毒病,頭腫如斗,唇裂流血,或心口飽悶,或臍腹撮痛,皆中藥毒也。

    《脈訣》曰:人中百藥毒傷,其脈洪大者生,微細者死。

    又曰:洪大而遲者生,微細而數者死。凡解藥毒湯劑,不可熱服,宜涼飲之,蓋毒得熱則勢愈盛也。然此物以中熱毒為言耳。若解木鱉、菌覃、黃連、石膏之類而中陰毒者,豈仍避熱而猶堪以寒飲乎!

    解中藥毒門主方

    凡中相反藥毒,面青脈絕,腹脹吐血、蠶退紙,即出過蠶的紙,燒灰研一錢,冷水調服,雖危可救其復活。

    中草烏、川烏、天雄、附子毒(《入門》)。煎綠豆、黑豆汁、冷服之。(黑豆即馬料豆)

    又方、防風甘草湯冷飲之,入口即定。

    又方、甘草黑豆濃煎飲汁。

    川椒毒戟人咽喉氣閉欲絕(《入門》)。吃大棗三枚解之。

    多服犀角則令人煩(《入門。》)麝香一字,調水飲之。

    解百藥毒、綠豆研開,甘草同煎服。

    誤服巴豆口渴面赤,五心煩熱,泄不止者、川黃連一錢,煎服立解。

    又方、石菖蒲汁立解。

    又方、用小豆汁立解。

    又方、藿汁立解。

    又方、大豆汁立解

    皂礬毒、急取曲糊一碗,服之。

    救中雄斑蝥毒、早用馬料豆煎汁,服之。

    凡敷搽藥內有砒霜,患處作痛或腐潰者、用濕泥頻塗換之。若毒氣入腹,胸膈苦楚,或作吐瀉,冷飲米醋一兩杯即止,多亦不妨。生綠豆末麻油調服,亦可。

    敷貼雄黃藥悶亂或吐瀉、防己煎湯解之。

    服川烏、草烏等藥,悶亂流涎,或昏憒嘔吐,或吐血下血、大黑豆、遠志肉、防風、甘草,任用一味煎湯解之。大凡服風藥過多,皆宜用之。如不應,急用生薑汁甘草解之。

    敷貼巴豆患處作痛,肌肉潰爛、生黃連末,水調敷之,即解。若毒入內,吐瀉等證,更以水調服一二錢,或大小豆、菖蒲汁皆可。

    敷貼藜蘆毒入內、煎蔥湯解之。

    解諸藥毒、生薑汁灌之。

    又方、薺苨汁灌之。餳糖汁灌之。白扁豆汁灌之。米糖汁灌之。

    解一切藥草中毒、濃煎甘草飲之,無不生也。又食蜜少許更佳。

    解服鹽滷門主論

    服鹽滷者,口咸作渴,腹痛身蜷足縮而死。夫鹽能補腎,何便殺人?不知鹽滷味苦,苦先入心,心遇鹽滷,氣鬱不通;滷見心不受,乃犯於腎;腎見味苦,又不受,遂往來心腎之間,心腎之氣交相悖,而滷流入於腸,則不可救矣。夫大小腸最惡鹽滷入之,必縮小其腸而成結,結則氣不通,安得不蜷曲而死乎!治法用甘草湯解之。

    解服鹽滷門主方

    驗方、急搗肥皂汁,和水灌之即吐。如吐未盡,用熱豆腐漿灌之即吐腐形。如不吐用鵝翎絞喉數次必吐。

    甘草湯、生甘草三兩,煎湯救之。如滷未久,加淡豆豉一兩同煎服之。腸潤未必皆死,要在活用之耳。

    又方、冷豆腐漿灌之。

    又方、抹桌布瀝水灌之。

    又方、皂角水冷服。

    中飲食毒門主論

    書云:善解毒者無如火,蓋火能革物之性。

    陳遠公曰:誤食漏脯,以致胸膈滿飽,上吐下瀉,腸如刀割,痛瀉不止而有死者。夫漏脯乃隔宿之肉,為屋漏水滴入名之也,似無大害,何以殺人?此言歲久之屋,梁塵甚多,屋上必有蛇蠍行走,塵灰倒掛,蛛綱結成,無非毒物天雨之水順流而下。凡毒氣得水則化,然化於水中也。水入肉內,毒將何往,自然結於肉中而不化,食之安得不變生不測哉!亦有食而不死,又何故?此必非歲久之屋,未經毒物故也。雖不死而病必不免,所以為太上所戒!急用解毒之藥自可得生。

    中飲食毒門主方

    凡一切飲食毒、用麻油一兩杯飲之,得吐毒即解。

    化漏湯

    大黃、山楂、厚朴(各三錢)、白芷、麥芽(各二錢)、生甘草(五錢)、水煎服。

    解百般飲食毒

    生粉甘草(二兩)、綠豆(一升)

    水煎,頻頻服之。

    解燒酒毒門主論

    人有恣飲燒酒大醉而死,必身腐爛臭穢。夫酒為大熱之物,純陽無陰,尤為至熱。多飲過度,力不能勝,一時醉倒而熱性發作,腐爛腸胃。其人已入醉鄉,不知生死,用井水頻撲其心胸,解開頭髮,浸頭於冷水中,候溫即換涼水,後用解炎化酒湯主之。

    又曰:錫壺盛燒酒過夜有毒,飲之傷人。

    又曰:鱔魚浸燒酒內,即成泥。

    解燒酒毒門主方

    凡過飲燒酒人事昏沉,將醉人放在板門上,矮橙架住,頭低腳高,將頭髮打散,用盆乘水,入生研綠豆於水內,隨將頭髮浸水盆內。如水將溫,即另換一盆,浸至酒散人事清白方止。仍用大片熱豆腐鋪胸前,豆腐蒸變拔出酒毒。又換熱豆腐貼之自活。醒後宜吃綠豆湯。

    又方、葛花濃煎汁,或葛根湯灌之。

    又方、枳椇子搗研,煎湯解。

    又方、甘蔗削去皮,搗汁飲,乾嘔自止。

    又方、白蘿蔔汁灌之,並救受狼煙煤炭毒。

    又方、熱尿灌之。

    又方、鍋蓋上的氣汗水數盅,徐徐灌之。

    解炎化酒湯

    人參(一兩,如無,用黃耆二兩代之)、柞木枝(二兩)、白茯苓(五錢)、黃連、寒水石(各三錢)、石菖蒲(一錢)

    水煎一碗,待冷灌之,得入口即活。此方用柞木解酒毒,黃連、寒水石解火毒,菖蒲引入心中,茯苓分消酒食之氣,用人參者所以固真氣,使不傷酒而散。蓋火酒系氣酒也,熱極則氣易散,固真氣則火可瀉,毒可解氣不脫也。

    解中煤炭毒門主方

    中煤炭毒者,一時悶倒,不救殺人(《言瑤方》)。急用新汲清水灌之。

    中煤毒昏暈噁心跌倒,急移在風涼處所,鹹菜水灌之。

    解中閉口椒毒門主方

    閉口椒食之,令人身冷,吐白沫欲絕(《金匱方》)。地漿水飲之,即解。

    解誤食桐油毒門主方

    桐油入咽,令人發吐不止。(《秘方》)。急飲熱酒即解。

    救誤吞田螺門主方

    誤吞田螺,鯁喉不下,死在須臾活鴨以水灌於鴨子喉中,少頃將鴨倒懸,令鴨吐出涎水,與患者服之,其螺自化。

    救誤吞桃李門主方

    誤吞桃李不下、狗骨煮汁,摩頭上即下。

    又方、以少許水,灌小兒頭,承其水與飲之,即下。

    救誤食豬骨門主方

    驗方、象牙刮末,浮於新汲水上,吸之即下。

    救誤吞雞骨門主方

    驗方、隔年灶糖食之,自化。

    又方、香油煎滾,溫服即下。

    救誤中豬肉毒門主方

    驗方、豬牙燒為末一錢,開水調服。

    救誤吞頭髮門主方

    吞發繞喉不出、自己亂髮煅灰,開水調服一錢。

    救誤吞蜈蚣門主方

    驗方、急吞生雞蛋二個,不可嚼,次日即裹出之。

    蜈蚣誤入咽喉中咬之垂死、生公雞熱血灌入喉中,蜈蚣即出。

    人喉中似有物行動,吐痰則痛更甚,身上皮膚開裂,有水流出,目紅腫而又不痛,足如斗腫而又可行,真絕世莫辨之證。此乃人食生菜,有蜈蚣在葉上,不知而食之,乃生蜈蚣於胃口之上,入胃則胃痛,上喉則喉痛,飢則痛更甚也。方用雞一隻煮熟,五香調治,芬馥之氣逼人,乘人睡熟,將雞列在病人口邊,則蜈蚣自然外走,倘有蜈蚣走出,立時拿住,不可讓其仍進口中,或一條或數條,出盡自愈。大約喉間無物走動,則無蜈蚣矣。然後用全膚湯:茯苓三兩,黃耆、當歸、薏仁各一兩,白芍五錢,生甘草二錢,荊芥、陳皮各一錢,防風五分,水煎服,十劑則皮膚之裂自愈,而雙足如斗亦消矣。蓋蜈蚣在上焦,非藥食能殺,因藥下喉即至胃中,而蜈蚣卻在胃口之上,故不能殺之也,所以引其外出,然後用藥調治其氣血自愈。皮膚開裂者,乃蜈蚣毒氣盤踞肺邊,肺主皮毛,故皮膚開裂。足如斗者,足乃腎之部位,肺居上為腎之母,母病則子亦病,然腎水終是不乏,而毒氣留於腎部,故足之皮大而浮,非骨之病也,所以能走也。眼屬肝,肝受肺氣之毒熏蒸,故紅腫也。(《秘錄》)

    救誤吞螞蝗門主論

    芹菜內螞蝗極多,摘洗不淨,每每誤食下咽,肚腹作痛。

    或云:螞蝗煅灰研細,散於水碗內,露一宿即變細螞蝗,何況誤吞活螞蝗乎!

    螞蝗一名水蛭,以火焙為灰,見水復活,惟土井及藏芹菜根內,小如米麥,人所難防,誤食必害人。若知此物在腹,但以芝麻油潤肛門,蠱聞香盡出,可無害矣。

    救誤吞螞蝗門主方

    驗方、水田泥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錢,用水送下。螞蝗即隨泥解出,空心服之更效。

    又方、蜜糖一杯,和水服之。

    又方、空心飲地漿水少許,自下。

    救誤中蛇虺百蟲毒門主方

    驗方

    雄黃(一錢)、巴豆(去油一粒)、乾薑(五分)、麝香(一分)

    共研細末,開水調服。

    解中蜈蚣毒門主方

    驗方、桑汁或桑根,或桑葉煎湯服。

    解中蜘蛛毒門主方

    驗方、藍青汁服之。

    解中蚯蚓毒門主方

    凡中蚯蚓毒者,形如大麻瘋,眉發脫落、石灰泡熱水,候冷浸良久,即愈。

    小兒受之、鹽湯溫洗,或鴨血塗之。

    解中瘟牛肉毒門主論

    人有食牛、犬肉,一時心疼,不能吐瀉,此毒結心胃,不升不降也。亦宜用吐。如吐之不效,當用消肉化毒丹。夫牛犬無毒,本補精血之物,何以毒至於此?必牛犬抱病將死,又加縛束以激動怒氣,毒結於皮肉之間,適當其處,人誤食之,故食之生病,卒至暴亡也。

    凡中馬、犬、河豚、魚、蟹毒者,心下必堅硬,或腹脹口渴,忽發熱妄語者是。

    解中瘟牛肉毒門主方

    凡誤食瘟牛肉,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早稻草煎湯,灌之立醒。

    又方、烏桕樹根皮酒煎,同熱酒服。

    又方、菊花連根搗汁,同熱酒服。

    消肉化毒丹

    山楂、神麯、大黃、雷丸(各三錢)、枳殼、厚朴(各一錢)

    水煎服。

    解中馬肉毒門主方

    驗方、蘆根搗汁一碗飲之,或煮汁服,並煎湯洗浴。

    解中犬馬肉毒門主方

    犬馬肉毒、杏仁去皮四兩研,以百沸湯和仁絞汁,作三服吃,即解。

    又方、急吃冷粥一碗,頃刻毒解思食。

    犬、馬、河豚、諸魚蟹毒,心下堅硬,或腹脹口渴,發熱譫語(《梅師方》)。蘆根煮汁服,立解。

    中六畜肉毒、水煎牆上黃土二錢,飲之即解。

    食自死六畜諸肉中毒、搗黃柏末,以水和方寸匕服,未愈再服。

    解中河豚毒門主論

    人有愛食河豚,以至血毒中人,舌麻心悶,重者腹脹而氣難舒,口開而聲不出,若久延則害人。夫河豚水族也。有食之死,有食之無事者,何也?乃人之腸胃有宜有不宜耳。大約肝經血燥,胃氣又弱者,多能中毒,蓋河豚乃魚中善怒者也。食之自能動氣,況肝血本燥之人,肝氣自急,以急濟急,安得不增急暴之氣哉。氣急難舒,故心悶也。氣急聲難出,故舌麻也。治當吐出其肉,則氣舒腹寬聲出,何有舌麻心悶之害乎。古有拚死吃河豚之語,其實河豚不能殺人,但性怒不甚相宜耳。宜瓜蒂散加味治之。

    又曰:河豚魚血令人麻,子能令人脹,眼睛令人昏。凡食之者,必須洗盡血,去其子其眼,庶無害也。

    又曰:河豚魚第一宜洗淨血水,第二防有灰塵落在鍋內,所以炒河豚賣者,多在露天地上,免灰塵落在鍋內也。

    又曰:以蘆筍同炮,則解毒矣。

    解中河豚毒門主方

    驗方、槐花煎濃汁,服之即解。

    又方、橄欖煎湯服。

    又方、急飲人糞汁。

    中河豚子毒、急取臘鵝煮食,即不脹矣。

    河豚菌毒(錢氏)。多服金汁即解,如難得,即於乾地上挖一潭,用水和泥漿稍定,服水一二碗即解。

    又方、香油灌之,吐出毒物,即愈。

    又方、磨紫金錠服。

    加味瓜蒂散

    白茅根、蘆根(各一兩)、瓜蒂(一個)

    水煎汁服,必大吐,吐後必愈。

    解食魚中毒門主方

    驗方、冬瓜仁煎汁飲之。

    又方、煮橘皮湯停冷飲之。

    解黃鱔魚毒門主方

    驗方(《簡便》)。食此犯荊芥,能害人,急服地漿解之。

    解誤食毒蟹毒門主方

    驗方、家紫蘇汁,或乾紫蘇煎湯即解。

    又方、薑汁服。

    又方、靛青汁或小藍汁服。

    又方、蒜汁服。

    又方、薤汁飲之。

    又方、冬瓜汁服。

    又方、黑豆汁煎服。

    解中鱉毒門主論

    有食鱉腹痛欲死,手足發青而亡者,夫鱉雖介屬,本無大毒,然鱉類多屬化生,有蛇化,有龜化,有魚化者,龜魚所化,皆益人,惟蛇化最毒,其腹下必隱隱蛇皮之狀,其色大紅,必不可食,食必殺人,腹大痛者,乃毒氣攻腸也,不必解鱉之毒,仍當解蛇之毒。

    解中鱉毒門主方

    誤將鱉肉同莧菜吃成鱉腹脹,急飲白馬尿一碗,即化。

    中鱉毒。

    白芷、雄黃(各三錢)、丹砂、山楂、枳實(各一錢)、白茯苓(五錢)

    水煎服,一劑痛止,二劑毒出矣。

    又方、飲藍汁數碗,或靛青水亦效。

    又方、鹽汁飲。

    解中野菌地蕈靈芝毒門主論

    陳遠公曰:人誤食竹蕈,或吞樹菌,以致心疼胸脹,腸瀉腹痛而死。夫蕈亦芝草之類,生於莎葉朽木,所謂臭腐出神奇,何以毒種於中乎?殊不知竹根樹柯而生蕈菌者,以土之濕熱也,濕熱之下,必聚蛇蠍惡蟲,其氣上騰,而蕈菌得氣,易於生髮,故較他產更肥,其味極美,而其質實毒也。解菌湯救之。

    解中野菌地蕈靈芝毒門主方

    驗方、黃泥漿灌之即解。(地漿能解百毒,真神方也。)

    又方、橄欖搗為泥食之,即解。

    又方、金汁解。

    又方、紫金錠磨服,即解。

    又方、綠豆研生甘草煎濃汁飲,即解。

    解菌湯

    生甘草(二兩)、白芷(三錢)

    水煎服,以鵝翎探喉,必盡吐而愈。如已入腸,探引不出,亦必腹痛下瀉,可保生全。

    解豆腐毒門主方

    驗方、蘿蔔湯飲之即解。

    解面毒門主方

    驗方、多食生蘿蔔即解。

    解中白果毒門主方

    凡中白果毒,驟然一聲即暈去,儼如驚狀者是。白鯗頭煎湯,灌三四次即蘇。

    又方、麝香一分煎湯服。

    解誤服輕粉門主方

    誤服輕粉筋骨疼痛、川椒去目,每日清晨白湯不拘多少吞之。

    救六畜瘟疫法

    立救丹

    白硼砂、白附子、高良薑、豬牙皂(各一錢)、雄黃(五分)、火硝(二分)、麝香(一分)

    共乳極細末。凡牛馬驢三分,豬羊只用一分,俱吹左鼻孔內,再點眼角,避風立效。

    癩犬欲死、用蜈蚣三條研末,入飯與癩犬食之,數日立愈。

    解中櫻桃毒門主方

    驗方、甘蔗汁解之。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