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楊氏家藏方」總目錄
目次
卷第十四
傷折方四十一道
(折撲傷損十七、出箭頭六、金瘡七、破傷風六、湯火傷五)。
沒藥降聖丹
治打撲閃肭,筋斷骨折,攣急疼痛,不能屈伸。及榮衛虛弱,外受遊風,內傷經絡,筋骨緩縱,皮肉刺痛,身體倦怠,四肢少力,肩背拘急。
沒藥(別研)、乳香(別研)、當歸(洗焙)、白芍藥、骨碎補(去毛)、川烏頭(生,去皮尖)、自然銅(火煅、醋淬,次搗研為末,水飛過,焙乾。以上七味各一兩)、生乾地黃(一兩半)、川芎(一兩半)。
上件並生用,為細末,以生薑自然汁與蜜等分,煉熟和丸,每一兩分作四丸。每服一丸,捶碎,水酒各半盞,入蘇木少許,同煎至八分,去蘇木,熱服,食前。
補骨脂丸
接骨、止痛、生肌肉、續筋脈。
補骨脂(炒香)、乳香(別研)、自然銅(燒紅,酒淬七遍)、石亭脂(別研)、木鱉子(去殼,取肉,別研)、續斷(酒浸,焙。以上六味各一兩)、烏雄雞(一隻,去皮、毛、腸、肚、肉、背不用,只取血併骨入藥)、烏龜(一枚,刳去腸胃。如無,只使龜甲代之)。
上件龜或龜甲和雞血、雞骨,就砧上爛剁令極細,烈火焙乾為末稱,與前藥末等分,拌和令勻,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溫酒、鹽湯任下,不拘時候。
透骨丸
治折撲傷損,閃肭筋骨,手足無力,四肢沉重。
乳香(別研)、沒藥(別研)、川烏頭(生,去皮臍)、破故紙(瓦上炒香)、晚蠶砂、川芎、荊芥穗、海桐皮、自然銅(火煅,醋淬。九味各一兩)、草烏頭(生,去皮臍,二兩)、赤小豆(一兩半)。
上件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五丸至二十丸,煎蘇木、當歸酒下,食後。
整骨丸
治從高墜下,筋斷骨折,內外俱損,疼痛難忍,不問輕重,並皆治之。
白礬(一十三兩,飛過)、黃蠟(六兩)、黃丹、密陀僧(別研)、自然銅(別研為末。以上三味各四兩)、乳香(別研)、硃砂(別研)、沒藥(別研。以上三味各一兩)、豬脂(一十二兩,臘月者)。
上件用銀、石器或新鍋內,先下豬脂熬成汁,去筋膜、滓,次下黃蠟,候熔退火,候稍冷方下密陀僧、黃丹、自然銅末,添慢火熬,以柳木篦子攪,候滴入水不散為度,抬下鍋子於冷地上,入硃砂、乳香、沒藥、白礬,更以篦子攪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熱蔥酒送下。(蔥白切如絲於酒中,以盞合少時,勿出氣。)如昏困不能咽藥者,即用蔥、酒化開,灌下。仍將二、三丸切開,於紙上以火炙之,如不化入油少許,隨所傷大小攤成藥靨。恐此藥不黏,以雲母膏塗靨周圍貼之,良久麻木變成癢。若骨碎及蹉跌者,並皆平正,不成蘆節,其傷破處便生肌肉。多年傷折,每遇陰晦發作疼痛者,亦可服,不拘時候。
六神丸
治打撲閃肭,墜車落馬,傷折筋骨,瘀血不出,腹脹氣滿,不得安臥。
當歸(洗焙)、川烏頭(炮,去皮臍)、水蛭(灰炒黑焦)、附子(炮,去皮臍)、沒藥(別研。以上五味各一兩)、草烏頭(二枚,炮,去皮尖)。
上件併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溫酒、鹽湯任下。如傷折筋骨,酒熬膏子,調此藥攤故帛上,貼之。
通神丸
治男子、婦人一切跌撲,筋傷骨折,騾馬踢踏,迷悶欲絕。及瘀血凝結,痛不可忍。
麻黃(去根,銼細,灑酒、醋炒黃色)、桑柴煤(二月二日未出時取東枝,火燒,醋淬)、烏菱角殼(十一月取,火燒,醋淬)、當歸(切片,灑酒、醋炒黃色)、晚蠶砂(五月五日收,灑酒、醋炒黃色)、沒藥(別研。以上六味各一兩)。
上件除沒藥外為細末。先以米醋一大碗熬至半碗,入沒藥同熬成膏,次入余藥搗勻,一兩分作十丸。每服一丸,生薑、地黃自然汁各一合,酒半升同煎五、七沸,磨藥溫服,不拘時候。
五神丸
治打撲傷損,整骨續筋,生肌。
自然銅(半兩,火煅,醋淬,研細)、川椒(去目,二錢半,炒出汗)、當歸(半兩,洗焙)、沒藥(別研)、乳香(別研。二味各一錢)。
上件為細末,取青蒿自然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熱酒送下。
紫金散
治打撲傷折,內損肝肺,嘔血不止。或瘀血在內,心腹脹悶。
紫金藤皮(二兩)、降真香(一兩)、續斷、骨碎補、無名異(燒紅,酒淬七遍)、琥珀(別研)、蒲黃、牛膝(酒浸一宿)、當歸(洗焙)、桃仁(去皮尖,炒。以上八味各一兩)、大黃(濕紙裹,微炒)、朴硝(別研。二味各一兩半)。
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濃煎蘇木、當歸酒調下並三服,覺微利即止。
虎骨散
治閃肭折傷,及風濕客搏,筋骨疼痛。
沒藥(別研)、血竭(別研)、丁香、虎脛骨(酥炙。以上四味各一兩)、乳香(半兩,別研)、骨碎補(半兩)、桑白皮(二兩)、赤小豆(六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煎蘇木、當歸酒調下,乘熱服,空心、臨臥。
正骨散
治打撲傷折,筋攣骨損。
蘇木(四兩,細銼)、當歸(四兩,洗焙)、白萵苣子(二兩)、無名異(一兩)、沒藥(半兩,別研)、乳香(半兩,別研)。
上件㕮咀。每用三錢,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再入酒半盞,和勻溫服,不拘時候。
聖力散
治傷折疼痛甚者。
半兩字古文錢(不以多少,火燒,醋淬四十九次)。
上件細末。每用三錢,溫酒調下。
五白散
治打撲閃肭,及風熱攻注,一切腫毒。
白芨、白芷、白殭蠶(炒去絲嘴)、白蘞、白芍藥、天南星(六味各半兩)、赤小豆(一分)。
上件為細末。以生薑汁調敷腫上,干即再敷。
抵聖太白膏
治折傷閃肭,疼痛不已。消腫㶸毒,祛邪止痛。及療癰疽初生,腫疼尤甚,瘡瘍腫癤,赤焮發熱,毒氣結搏,肌膚痛急。
白膠香(十四兩,研為細末)、乳香(一兩,別研)、定粉(二兩)、白蘞、白芷(各六錢。銼碎)。
上件以麻油四兩,渫白蘞、白芷候焦黃色,漉去二物,次下白膠香,候熔退火,次入乳香、定粉,再攪勻,傾入瓷器內,候凝密封貯。每用慢火炙動,量患處大小,紙上攤貼。
蓖麻膏
治打撲閃肭。
蓖麻子(去殼,別研)、木鱉子(去殼,別研。二味各二兩)、蒼耳(燒去煙,一兩)、雄黃(一兩,別研)、金毛狗脊(去毛,半兩)。
上件藥各自為末,和勻,用半筒骨髓二兩和成膏得所。每用蓖子挑在手心內,醋調,量瘡口大小塗遍,用薄紙蓋了,上用沙木板夾定,頻用醋掃。此藥兼消一切癰腫。或因酒後臥濕地,或原有寒濕,臂腫冷麻,依前調藥塗,用紙蓋了,頻用醋掃即愈。
神應膏
治閃撲傷損,消腫定疼。
牛皮膠(一斤,多年陳者。捶碎)、生薑(一斤,取汁)、肉桂(去粗皮,一兩,為細末)。
上先將膠於銚內,用水煎熔,次下薑汁在內,攪熬稀稠所得,即遂旋抄肉桂末在內,慢火攪極勻,傾入瓷罐子內,密封貯。每用藥攤於患處,以紙花子三、兩重蓋覆,其痛即止,漸漸平復。如藥熬下多日硬,再於火上熔動;如大稠,即入生薑自然汁攪勻,如前用之。
木鱉膏
治打撲閃肭。
木鱉子(一百枚,去殼)、大鯽魚(一枚,去鱗並頭尾肚腸)。
上件同搗成膏,塗在痛處。
接骨膏
治手腳骨折。
上取嫩細柳條,量所用長短,截數十條,以線穿成簾,裹於損折處,纏一遭就線頭系定。又用好皮紙一長條,量柳簾高下裁剪,即於紙上攤熔黃蠟,勻摻肉桂末在蠟上,厚半米許,即於簾子上纏藥紙三、四重,上用帛子、軟物纏縛扎定。其痛漸止,骨漸相接,即獲平復。
劉寄奴散
治刀箭所傷。(以下金瘡方)。
赤石脂、無名異(燒紅)、風化石灰、寒水石、磁石(燒紅七遍。以上五味各一兩)、王不留行劉寄奴、地松、地榆、黃柏皮(以上五味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乾摻患處。如刀傷肉開者,以藥摻後更用軟帛微縛斂,即時肉合,更不痛作,赤無膿血。甚妙。
定血散
治一切刀傷血出不止,收斂瘡口。
天南星(生用)、槐花(炒黃)、鬱金(三味各四兩)、半夏(二兩,生用)、沒藥(別研)、乳香(別研。各二錢半)。
上件為細末,次入沒藥、乳香同研令勻。如有傷破,干貼瘡口。切忌水洗。
雄礬散
治金瘡血出不止。
白礬(別研)、雄黃(別研)、乳香(別研)、五倍子末、膩粉(別研)。
上件各等分,研細。每用量瘡口大小摻之,血立止。其瘡不須封裹,即干斂不痛。
玉灰散
刀箭藥。
風化石灰(一斤,細羅過用)、韭菜(一斤,洗淨、細切)。
上將韭菜於石臼內搗爛,次入石灰同搗令勻,捏作餅子,風乾。端午日合。
神助散
治金瘡。
天南星、防風(去蘆頭)。
上件各等分,為細末。每用少許填瘡口,血即止,仍不作膿。
雙金散
敷貼金瘡。斂瘡口,定疼生肌。
乳香(半兩,別研)、檳榔、黃連、黃丹(火飛)、龍骨、訶子(煨,去核。以上五味各一兩)。
上件為細末,干貼瘡口。
天蛾散
治一切金瘡。止血生肌。
晚蠶蛾(不以多少,生用)。
上為細末。用藥摻勻,絹帛裹之。隨手瘡合、血止。
救命丹
治破傷風身體沉重,或角弓反張,搐搦不省人事。(以下破傷風。)。
草烏頭(生,去皮尖,三兩)、半夏(二兩,生)、巴豆(去皮不去油,一兩,生)。
上件為細末,用棗肉為丸如櫻桃大。每服半丸,甚者一丸,溫酒磨下,食後。
太白散
治破傷風垂死不救。雖患人口已噤,但心腹間暖者,灌藥入口,下咽即蘇。
附子(炮,去皮臍)、草烏頭(炮,去皮尖)、天南星(炮)、藿香葉(去土)、人參(去蘆頭)、當歸(洗焙。以上六味各二兩)、水銀(一錢,用錫一錢半,結作沙子)、麝香(一錢,別研)。
上件為細末。每服半錢,溫酒調下。惟忌冷水。如飲冷水,再發不可療。不拘時候。
天南星散
治破傷風遊入四肢,口不能語及四肢強硬。
蜈蚣(一條全者。去頭、足,炙黃)、天南星(生用)、防風(去蘆頭,生用)、草烏頭(生,去皮尖。三味各二錢半)。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
海神散
治破傷風兼治打撲傷損。
鰾膠(木匠用者,不以多少)。
上於瓦上用炭火燒成灰,研細。每服三錢,溫酒調下,食前。
白散子
治破傷風。止疼痛,生肌肉,滅癜痕。
牡蠣(三兩,煅過研)、寒水石(一兩半,煅過研)、天南星(炮)、白殭蠶(炒去絲嘴)、龍骨(以上三味各一分)。
上件細研摻瘡上。避風將息,勿令著水。
追風散
治破傷風。
蟬蛻(去土,不以多少)。
上件為細末。摻在瘡口上,毒氣自散。
鐵勇丹
主金鏃箭頭入腹內,及在身體諸處禁穴;或著骨、斷折不能取者。(以下出箭頭方。)。
獺膽(七枚。如無,只用赤鯉魚膽一十四枚)、磁石(四邊系者)、血竭(別研)、澤瀉、赤小豆紫葛根、蒼耳子、赤芍藥(以上七味各半兩)、樟柳根(三兩)。
以上並生用,焙乾為細末,酒煮赤小豆麵糊,入膽汁同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如在腹內,每服二十丸,濃煎赤小豆、樟柳根湯並酒各半盞送下,不拘時候,日三服、十服立出。如在骨節禁穴內不可取者,用後藥:。
硇砂(別研)、砒(別研)、巴豆霜、斑蝥(以上四味各一字)、蜣螂(十枚)、螻蛄(七枚)、蠐螬(七枚)。
上七味研細,入前藥二十丸一處再研,用石腦油為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紝瘡口內,上用雲母膏蓋口,日一換藥,不過三、五日,其箭即出矣。
雄黃丸
出箭頭。
雄黃(別研)、蜣螂(研)、不灰木(以牛糞火燒熟)、威靈仙、朝生花(五味各二錢半)、鼠(一枚,去頭取血)。
上件為細末,入鼠血並煉蜜和丸如黃米大,納瘡口,其箭頭不以久新自出。
磁石丸
出箭頭。
斑蝥(五十枚,全者)、屁盤蟲(五十枚,去頭、羽)、磁石(一兩,四面緊者)、硇砂(一兩,別研)、巴豆(二十枚,去殼,生用)、川烏頭(二十枚,生用,不去尖)。
上件為細末,以棗肉為丸如鼠糞大。紝瘡口內,箭頭自出。如瘡口生合不見,於舊瘢上炙三壯,以津液化藥,敷在炙瘡上,用濕紙貼定,候肉癢以物枕瘡口,臥良久箭頭自出。
鼠油膏
出箭頭。
鼠(一枚,熬取油)、蜣螂、皂角(燒灰)、定粉、龍骨(以上四味各一錢)、乳香(少許,別研)。
上件為細末,以鼠油和成膏子,貼藥瘡口內,其上更用磁石末蓋之,箭頭自出。
蜣螂膏
出箭頭。
大蜣螂(一枚)、巴豆(半枚,去皮)。
上件一處研爛,瓷合盛。遇有箭瘡,以針撥開瘡口為度。
凝石散
治湯火所傷,皮肉潰爛,赤焮腫疼,膿水不幹。或瘡痂未退,肌膚急痛,應諸惡瘡,悉能收斂。
寒水石(三兩,煅成粉)、蛤粉(一兩)。
上同研勻。每用雞子清入生油調稀,以翎毛搵藥掃傷處。
換肌散
治湯火傷疼痛不可忍。
洗麩腳(三兩,炒黃色)、柏葉(一兩,炒黃色)。
上件為細末,用清麻油調稀,翎毛搵藥拂傷處,疼痛立止。
無痕散
治湯火傷。
臘茶(不以多少)。
上件為細末,用煮酒腳調敷。如無煮酒腳,只用好酒亦得。
神效散
治頭面湯潑火傷,肌肉雖已平復,遂成瘢痕,鬢髮不生。
江茶、生面(二味各等分)。
上件研勻,用生麻油調塗患處,日一易之。
丹藥方八道
上洞小丹
治諸虛百損,真元虛憊,形體羸瘦,臟腑虛滑,臍腹久冷。及婦人子宮宿寒,赤白帶下,盜汗心忪,精神憔悴,服他藥不能作效者,宜服此丹。
辰砂(一斤,用絹帛包裹)、黃柏(八兩,銼)、蜜(八兩)。
上三味一處,用重湯同煮七伏時,取出辰砂,控干後用羊蹄根、車前草二件等分,搗細,用砂合子一枚,入二味藥鋪底,入辰砂在內,又以二味藥蓋頭滿築,以合蓋子合定,鐵線扎縛,赤石脂固縫,鹽泥固濟、令乾,以炭二秤周迴簇定,發頂火煅一伏時,火冷取出,去火毒,研令極細,用糯米粥和丸如雞頭肉大。每服一粒,米飲送下,空心、食前。
小靈丹
治真元虛損,精髓耗憊,本氣不足,面黑耳焦,腰膝沉重,膀胱疝瘕,手足麻痹,筋骨拘攣,心腹㽲痛,冷積瀉利,腸風痔漏,八風五痹,頭目昏眩,飲食不進,精神恍惚,疲倦多睡,漸成勞疾。婦人胎臟久冷,絕孕無子,赤白帶下,月經不調,風冷血氣,並皆治之。常服助養真氣,補暖丹田,活血駐顏,健骨輕身。
代赭石、赤石脂、紫石英、禹餘糧石。
以上四味各四兩,各火煅赤,入米醋中淬各七遍,同碾為細末,入一砂合子內合了,外用鹽泥固濟,日中曬乾,用炭二十斤,頂火一煅,以炭火盡為度,取出藥合,於辰地上掘坑,埋一伏時取出,研三日令極細,次入後藥:。
乳香(別研)、沒藥(別研)、五靈脂(研細。以上三味各二兩)。
上同前四味一處,研令極勻,水煮糯米餅子和得所,入鐵臼中搗一千杵,丸如雞頭肉大,陰乾。每用一粒,溫酒或新汲水送下,空心。孕婦不可服。
雙白丹
治脾胃積寒,陰陽虛弱,吐利無度,及利下膿血,並皆治之。
陽起石(一分,搗碎)、白石脂(一分,合研)、白礬(半兩)、砒(半兩。二味同研為末)、胡粉(半兩)。
上件用砂合子一枚,先入陽起石鋪遍合底,次入白礬、砒,後入白石脂蓋頭,用鹽泥固濟,候乾,以炭火五斤煅令通赤,候火盡,入地坑內埋一宿取出,同胡粉細研,煮糯米粉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粒。霍亂吐瀉,倒流水下;赤白痢,冷米飲下。忌食熱物一時辰。
玉繡球丹
治男子、婦人一切虛冷,氣血虛損,筋骨羸瘦,漸成瘵疾。及大病方安,氣血未復,飲食過傷,臟腑虛滑。或腹痛暴下,全不思食,嘔逆酸水,腹脅脹滿,夜多虛汗。及婦人赤白帶下,久無子息,並宜服之。
砒(一兩,取益母草燒灰一兩,獨掃燒灰一兩,同砒研勻,以米醋合成一塊,候乾,於新瓦上用熱炭火五斤,煅令通赤,以扇急扇,盡去灰,其砒自成一塊如玉繡球樣,研令細)、牡蠣(二兩,鹽泥固濟,候乾,炭火五斤一煅,炭盡候冷,去泥土,淨稱一兩,研如粉)、白礬(二兩,火煅成汁,候煅枯,淨稱一兩,研細粉)、鍾乳粉(一兩)。
上件同研令極勻,煮糯米厚糊為丸如雞頭大,陰乾。每服一粒,空心,新汲水送下。忌食豬、羊血。
久煉太素丹
治男子、婦人一切虛損,夜夢紛紜,遺精失溺,大便滑泄,久利肌瘦。及婦人子宮久寒,赤白帶下,並宜服之。
礜石(鹽泥固濟,火煅十日十夜,放冷用)、陽起石(入坩堝子內,煅令通紅,放冷用)、寒水石(入坩堝子內煅令通紅,放冷用)、礬石(飛過成灰用)。
上件各等分,一處同研極細如粉,入白石脂細末少許,滴水為丸。如丸時,就口以氣吹之,如雞頭肉大,候乾,令坩堝子內,以瓦子蓋口,再燒令通赤,取出,傾在建盞內,放冷。每服一粒,溫酒或米飲送下,空心。
玉霜丹
治男子虛冷,婦人帶下,及一切瀉痢之疾。
砒(一兩)、焰硝(半兩)。
以上二味同研細,以濃墨汁塗紙、候乾,裹作十裹,先用熟炭火三斤燒一新坩堝子令紅,先下一裹藥,候煙盡,再下一裹,如此下十裹,藥盡,看坩堝子內其信砒煉如汁,即傾出碟子內,候冷研細。
寒水石(一兩,火煅過,候冷,研細)、白石脂(一兩,研細)。
上件四味同研勻,水和為丸如雞頭大,日中曬令極干,再入坩堝子內,上用圓瓦子蓋口,以熟炭五斤煅通紅為度,傾出碟內如玉色,候冷,瓷合收之。每服一粒或二粒。虛冷、吐瀉、腹痛、下痢赤白,用米飲送下。婦人宮臟久冷,赤白帶下,腹脅撮痛,用冷醋湯送下,空心。
中丹
補虛損,滋榮衛。治中風癱瘓,元氣不足,一切危弱之疾。
砒(好盆唇砒四兩,分作十塊,先以出山鉛八兩,坩堝子內熔成汁,用鐵鉗逐塊鉗砒擦鉛汁中,候化盡,以鐵杖攪極勻,取出鍋子,放冷、打破,自然分胎,鉛不用,砒如琥珀色)、辰砂(四兩)。
上同研勻,入砂合子固濟,灰池中頂火四面,養七日七夜,候冷,開合取藥,再研勻,氣袋活火鉟成汁,直候砒煙去盡,候冷取藥,細研,稀糯米粥丸如雞頭大。每服一粒,空心,溫酒、鹽湯任下。臥服時,將一粒入大火燒紅,放冷服。凡老人體中不佳,飲食不進,服數粒便覺氣壯,食美,百病皆愈。
白丹
益陽退陰。治虛損痼冷。及吐瀉暴脫,傷寒陰證,手足厥冷,脈息沉細。
鍾乳粉(一兩)、陽起石(半兩,火煅赤,於冷研如粉)。
上件為細末,入白石脂末少許,同糯米粽子和丸如雞頭大。圓時急以氣吹之,則不黏手,候乾,以生布袋打過。每服三粒至五粒,溫酒或鹽湯送下,空心、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