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奇效良方總目錄
目次
卷之六十八
中惡門(附論)
夫病者卒心腹臟滿,吐利不行,如干霍亂狀,世所謂沖惡是也。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為邪鬼所擊,或復附著,沉沉默默,寢言譫語,誹謗罵詈,訐露人事,不避讒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毛無失,人有起心,已知其肇,登高涉險,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見人,其狀萬端,如醉如狂,不可概舉,此皆鬼神及諸精魅附著惑人,或復觸犯忌諱,土地神靈為其所作,非有真實,但隨方俗考驗治之。中惡者是人精神衰弱,為鬼邪之氣卒中之也。夫人陰陽順理,榮衛調平,神守則強邪不幹,若將攝失宜,精神衰弱,便中鬼毒之氣。其狀卒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又凡卒中惡腹大而滿者,診其脈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生。又中惡吐血數升,脈數細者死,浮緩而疾者生。中惡者瘥後,余勢尚滯發作,則變成疰也。
中惡通治方
避穢丹
避穢氣。
細辛(半兩)、甘松(一兩)、川芎(二兩)、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水和丸,如彈子大,久窨好,每燒一丸。
桃皮湯
治中惡喘急,心腹痛,胸膈臟滿短氣。
桃枝(一握,東引者)、白楊皮(一握)、梔子仁(十四枚)、當歸(切焙)、桂心(去粗皮,各三兩)、附子(炮,去皮臍)、吳茱萸(湯炮,焙炒)、香豉(各半兩)
上銼碎,每服半兩,水一盞,去滓,入真珠末半錢,攪勻溫服。一方無白楊皮。
硃砂丸
治中惡客忤垂死。
硃砂(水飛,細研)、附子(炮,去皮臍)、雄黃(水飛研,各一兩)、麝香(一分,研)、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捶去油)
上細研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不拘時粥飲下。如不利,更加三丸至五七丸,以利為度。
朱犀散
治中惡中忤鬼氣,其證暮夜或登厠,或出郊野,或遊空屋,或人所不至之地,猛然眼見鬼物,鼻口吸著惡氣,突然倒地,四肢厥冷,兩手握拳,鼻口出清血,性命逡巡,須臾不救。此證與屍厥同,但腹不鳴,心脅俱暖,切勿移動,即令人圍繞打鼓澆火,或燒麝香安息香蒼朮樟木之類,候醒方可移歸。
大硃砂、麝香(生研,各一分)、犀角(半兩,鎊屑,研末)
上為細末,研勻,每服二錢,用井花水調灌服。如無前件藥,只用單方。
治卒中惡方
上用蔥心黃刺鼻孔中血出愈。《肘後方》云:入七八寸無苦,使目中血出佳。崔氏云:男左女右。
治卒中惡方
上令仰臥,以物塞兩耳,以兩竹筒內病人鼻中,使兩人痛吹之,塞口旁,無令得氣出,半曰病人則噫,噫則勿復吹。
治卒中惡氣絕
上以硃砂書舌作鬼字,額上亦書之,大良。
治中惡與卒死,鬼擊亦相類。
上搗菖蒲生根絞汁灌之,立瘥。屍厥之病卒死,脈尤動,聽其耳中如微語聲,股間暖是也,以此方治之。
殺鬼五邪丸
治邪氣鬼魅所持,妄言狂走,恍惚不識人。
丹砂(研)、雄黃、龍骨、鬼臼(去毛,炙)、赤小豆(各一兩半)、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細,五十粒)、鬼箭羽(去莖,二兩半)、芫青(三十枚,炒,去翅足)
上為細末,研勻熔蠟和丸,如彈子大囊盛之,男左女右,繫於臂上,小兒繫於頭上。合藥時勿令婦人雞犬見。或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米飲下亦可,日三服。一方有犀角屑。
闢諸邪祟附著及小兒驚畏恐悸
上用安息香一皂子大,澆令煙服,邪自去。
治人臥忽不寤
切勿以火照,照之殺人,但痛齧其踵及足拇指甲際,多唾其面即活,仍以菖蒲末吹兩鼻中,及桂末吹舌下。
鎮心丸
治心氣怯弱,常多魘夢,恍惚謬忘。
丹砂(研)、防風(去蘆)、官桂(去粗皮)、細辛(去苗葉)、當歸(切焙)、鐵精、防己(各一兩)、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雄黃(研)、桔梗(去蘆)、石菖蒲、遠志(去心)、乾薑(炮)、銀屑、紫石英(研)、人參、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後用白湯送下,日三增之。
茯神散
治虛羸心氣乏弱,多魘。
茯神、黃耆、乾薑(炮)、白芍藥、人參、桂心、甘草(炙,各一兩)、遠志(三兩,去心)
上銼碎,每服半兩,水一大盞,煎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八毒赤丸
治男子婦人染著神鬼,謂之鬼疰病,服之甚效。
雄黃(研)、礬石(一方礜石)、硃砂(研)、牡丹皮、附子(炮)、黎蘆、巴豆(各一兩)、蜈蚣(一條)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冷水送下,無時。昔有副使許可道,到雄州請醫看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氣血不勻,邪氣傷正。本官說,去路到邯鄲驛中,夜夢一婦人,著青衣,不見面,用手於脅下打了一拳,脅一點,痛往來不止,寒熱不食,乃鬼擊也,可服八毒赤丸。本官常讀名醫錄中,看李子愈八毒赤丸,為殺鬼杖乎,遂與藥三粒,臨臥服,明旦下清水二斗立效,合時宜齋戒誠心。
破棺散(一名復生散)
治魘卒死,及為焰壁竹木所壓,水溺金瘡,卒致悶絕,產婦惡血衝心,諸暴絕證。兼治自縊死,一切橫死心頭溫者,並治之。
上用半夏,不以多少,湯洗去滑,研為細末,每用大豆許吹入鼻中即活,但心頭溫者可治。
治卒鬼擊如中箭忽然一點痛如注,不可忽
上以桃皮一片,將裡面濕處貼痛上,取一匙頭安桃皮上,緊搓艾一團,如胡桃大,安匙頭上灸之,須臾痛徹。
治夢中被刺殺或杖打
(諸般不祥,卒然吐血衄血下血,甚者九竅皆有病,名鬼擊)
升麻、獨活、續斷、地黃(各半兩)、官桂(去粗皮,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白湯調下,日三服。
治自縊死方
凡自縊死,從早至晚,雖已冷必可活,從夜至早稍難。若心下溫,一日以上猶可救。款抱其身,緩緩解繩,切不可截斷繩放臥,令人踏其肩,以手拔其發,常令一人緊以手擦胸脅散動之,一人摩搦臂足屈伸之。若已僵但漸漸強屈之,及按其腹,如此一飯時,即氣口中出,得呼吸眼開,勿苦勞動。可用官桂湯少與飲,及粥清令潤喉,更以兩人以筆管吹其耳中。依此法救,無不活者。又緊用手掩其口,勿令透氣,兩時氣急即活。
治自縊死方
凡救自縊死者,急須按定其心,勿截繩,手抱起,徐徐解之,心下尚暖以氈覆口鼻,兩人吹其兩耳,一方以衣物塞耳,將竹筒口中重吹氣入,仍塞口邊,莫令氣出,則可活矣。
治自縊死及中惡氣欲絕者
上用皂角細辛,搗為細末,吹兩鼻中。
治自縊死方
上刺雞冠血出,滴著口中即治,男用雌,女用雄者,塗喉下。
治自縊死方
上用雞屎白如棗大,酒半盞和,灌口鼻中佳。
治自縊死方
上有梁上塵,如大豆許,以小竹筒時吹兩耳兩鼻,即活。
治自縊死方
上用屎灌鼻口眼耳中,並捉頭髮一撮如鼻管大,掣之立活。
治自縊死方
上以藍青汁灌之,立活。
治自縊死方
上以松子油內口中,令得入咽中便活,及治溺死。
治自縊死,救之未活,以車載之法
上以絹緊絞身體令堅,以車牛載行三十里許,使人於車上行踏肩引發如前。
治溺死已縊半日
上取大甕覆地,以溺死人腹伏甕上,以微火於甕下燃之,正對死人心下,須臾死人心下甕暖,口中水出盡蘇,勿令過熱。
治溺水蔥汁導水法
上取不蛀皂角為細末,以蔥白汁或棗穰和丸,如棗核大,內下部中,其水自出效。
治溺水死以酒灌法
上法倒垂死人,以好酒灌鼻中,及灌鼻部,或醋灌鼻中亦得。
治忽溺水死者
上倒臥瀝卻水,便於肚上多者灰掩之,仍以皂角末吹兩鼻中,即活。
治溺水石灰壅之得活
上以石灰壅之,捏下部中水出盡即活。一言以綿里石灰納下部中。
救溺水法
凡人溺水者,救上岸,即將牛一頭,卻令溺水之人將肚橫覆在牛背上,兩邊用人扶策,徐徐牽牛而行,以出腹內之水。如醒即以蘇合香丸之類,或老薑擦牙。若無牛,以活人於長板凳上仰臥,卻令溺水人如前法,將肚抵活人身上,水出即活,仍灸臍中百壯。
治溺水心頭尚溫
上先用人抱定,令頭微仰,用口於鼻中吸出黃水,卻先用綿絮溫其下體及食囊處即活,如無綿絮,可用灰數十籮,通體埋蓋,只留面在外,令頭仰,亦可活。
凡溺水一宿尚可救
上先屈死人兩腳著生人肩上,以死人背貼生人背,擔起吐出水即活,亦治凍死。
又方
先解死人,火灸臍中,即活。
又方
上以酒罈一個,以紙錢一把,燒放壇中,急以壇口覆溺水人臍上,冷則再燒紙錢,放於壇內,覆臍去水,即活。
治凍死
凡冬月落水,凍四肢直,口噤,尚有微氣者方。或因風雨霜雪,冷氣入臟,陽氣暴絕。
上以大器中多焚灰,使暖囊盛,以摶其心,冷則更易。心暖氣通,目則得轉,口亦乃開,可以溫酒服,粥清稍稍咽之,即活。若不先溫其心,便將心炙其身,冷氣與火相搏,即不活。
治凍死人已救活,宜服此藥一二服
生薑(去皮銼研)、陳皮(不去白,銼碎,各十兩)
上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半,放溫與服,不可熱,不可冷。
治凍死方
上用氈或藁藨裹之,以索系定,放在平穩處,令兩人對面,輕輕滾轉,往來如趕氈法,四肢溫和即活,仍灸臍中三五壯。凡冬月凍倒人,急與冷水一兩口,扶在溫暖處,不得與熱湯,如便與熱物向火必死,雪泥中行便近火,即腳指隨落。
療入井塚悶冒
凡五六月井中及深塚中,皆有伏氣,入則令大鬱悶殺人。如欲入,必須先以雞鴨雜鳥毛投之,宜下至底則無伏氣。毛若徘徊不下,則有毒氣也。亦可內生六畜等置中,若有毒其物即死。若或不得已而入,當先以酒或苦酒數升,先灑井塚中四邊畔,停少時,然後可入。若覺有些氣鬱悶,奄奄欲死者,還取其中水漉人面,令飲之。又以灌其頭及身體即活,若無水,取他水用之。
夏月不可淘井多致殺人
宜先以雞毛放井中試之,如搖動不肯便下,是有毒氣,不可入。古塚亦然。九月七日尤甚。如已中毒,以水漉其面,並含水調雄黃末一二錢,轉筋入腹痛欲死者,使四人捉手足灸臍左邊二寸十四壯。又生薑一兩擘破,酒五盞煮濃頓服。又醋煮衣絮,令撤溫里轉筋處。又濃煮鹽湯通手浸手足,洗胸腹間,即蘇。
治遍身忽皮底混混如波浪聲
(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能解,謂之氣奔。)
人參、苦杖、青鹽、白朮、細辛(各一兩)
上銼碎,作一服,水二碗,煎十沸,去滓,飲盡愈。
治手十指節斷壞
(唯有筋連,無節肉間,蟲出如燈心,長尺余,遍身綠毛卷,名曰血餘。)
茯苓(四錢)、胡黃連(一錢)
上銼碎,水一盞半,煎至七分,不拘時服。
治眼赤鼻張
(大喘,渾身出斑,毛髮直起,乃熱毒氣結於下焦。)
白礬、滑石(研,各一兩)
上作一服,水三碗,煎至半碗,令不住飲,候盡乃安。
治手足甲忽然長倒生肉刺如錐,痛不可忍
上食葵菜自愈。
治眼睛垂出至鼻
(如黑角色,痛不可忍,或時時大便血出,其名曰肝臟。)
上用羌活煎汁,服數盞愈。
治腹中有物作聲,隨人言語
上用板藍汁一盞,分五服服。又名應聲蟲,當服雷丸自愈。
治人自覺自形作兩人
(起臥不別,真假不語,問亦對,是離魂。)
上用辰砂人參茯苓濃煎湯服之,真者氣爽,假者化矣。
治頭面發熱有鬼色
(他人手近之,如火燒人。)
上用蒜汁半兩,酒調下,吐出蛇狀遂安。
治鼻中毛出
(晝夜可長一二尺,漸漸經圍如繩,痛不可忍,雖忍痛摘去一莖,即復更生,此由食豬羊血過多遂生。)
鐘乳石、硇砂(各一兩)
上為細末,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臨臥各一服,水送下,自然退落。一方有乳香,不用乳石。
治脅破腸出臭穢
急以油摸腸,用手送入,煎人參枸杞湯淋之,皮自合矣,吃羊腎粥一十日,即愈。
治忽然氣上喘
(不能言語,口中汁流吐逆,齒皆搖動,氣出轉大則悶絕,蘇復如是,名曰傷寒並熱霍亂。)
大黃、人參(銼碎,各五兩)
上用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
治渾身生燎泡如甘棠梨
(每個破出水,內有石一片,如指甲大,泡破復生,抽盡肌膚肉,則不可治。)
京三稜、蓬莪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服。
治大腸頭出寸余,治之
上用芝麻清油器盛之,以臀坐之,飲火麻子汁服數升愈。
治鼻中腥臭水流
(以碗盛之,有鐵色鰍魚,如梗米大,走躍不住,以手捉之,即化為水,此肉壞矣。)
上任意饌食雞肉,月餘愈。
治兩足心凸如腫
(上面生黑色豆瘡,硬似釘子釘了,履地不得,脛骨生碎眼髓流出,身發寒顫,唯思飲酒,此是肝腎氣冷熱相吞。)
上炮川烏末敷之,煎韭子湯服之愈。
治四肢節腕
(但有皮連,不即舉動,名曰筋解。)
黃蘆(三兩,酒浸一宿,取出焙乾)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酒調下,服盡即安。
治腹脹如鐵石
(臍中水出,旋變作蟲行之狀,繞身匝啄,癢痛難忍,撥掃不即盡。)
上濃煎蒼朮湯浴之,及以蒼朮末入麝香少許,研勻,以水調服痊。
治眼白瞳仁渾黑
(見物依舊,毛髮直如鐵線,雖能飲食,不語如醉,名曰血潰。)
上用五靈脂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用溫酒調服。
治遍身忽然肉出如錐
(既癢且痛,不即飲食,此名血注。若不速治,潰而膿出。)
上以赤皮蔥數莖,燒灰淋洗,吃豉湯三盞,自安。
治眉毛搖動
(目不能視,交睫喚之不應,但能飲食,有經日不效。)
上用蒜三兩,搗取汁,酒調下,即愈。
治毛竅節次血出
(若血不出,皮脹膨如鼓,須臾眼鼻口被氣脹合矣,此名脈滋。夏子益治奇病方二十八道,唐與義刊印於上饒,其間一二證,昔常見有病之者,皆莫知所以治療之法,今得子益之方,敢以附此書之末,用廣其傳。)
上用生薑汁水合半盞,服之而安。
治血自皮膚濺出
上以煮酒瓶上紙,碎揉如楊花,以手捏在出血處,立止。
治怪疾奇方
昔廬陵朋田李教諭梅心傳。
袁州分宜縣,有一男子,自十歲喜飲酒,至十九歲,日間飲一二斗不醉,片時無酒,叫呼不絕,全不進食,日就羸斃。其父驚惶叩神,忽遇一道人,令其父用手巾縛住其手足,不令動搖,但扶住少立,卻取生辣酒一罐,就於其子口邊打開,其酒氣衝入口中,病人必欲取飲,而道人堅不肯與之,須臾口中吐出物一塊,直下壇底,道人卻用紙封塞壇口,用猛火燒滾,約酒幹一半,卻開視之,其一塊如豬肝樣三兩重,周迴有小孔,如針眼,不可數計,棄之江中,自後飲食復舊,雖滴酒不即飲矣。
治居民逃避石窟中,賊以煙火熏之
昔李師者,被煙燻欲死,迷悶中摸索得一束蘆服,俗名蘿蔔。嚼汁下咽而蘇。或臨臥含蘿蔔一塊,或預曝為末,新水調灌,或以新水擂爛飲之皆可。
治因攧穿斷舌心,血出不止,諸藥不即救者
上以米醋用雞翎掃所斷舌處,其血即止,仍用真蒲黃杏仁,湯泡去皮尖,硼砂少許,研為細末,以煉熟蜜調藥,稀稠得所,含化而安。
治人身上及頭面肉上浮腫,如蛇狀者
上為雨滴磚街上苔痕一錢,水塗患處,立消。
昔江左常有商人,左膊上有瘡如人面,亦無他苦。商人歲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即食,食多則覺膊內肉脹起,或不食之,則一臂痹,有善醫者,教其歷試諸藥不效,以草木之類悉試之,無苦,至貝母,其瘡乃聚眉閉口,商人喜曰:此藥可治也。因以小葦筒毀其口灌之,數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
昔華陀行道,見車載一人,病咽塞,食不下,呻吟,陀入餅店家,取蒜齏並大酢三升飲之,當痊,果吐大蛇一枚而愈。
治有蟲如蟹
(走於皮下,作聲如小兒啼,為筋肉之化。)
上用雷丸雄黃各一兩為細末,用豬肉一片,摻藥在上,炙熟吃盡,其病自安。
治腹上麻痹不仁
上多煮蔥白吃之,自愈。
凡腹脹經久,忽瀉數升,晝夜不止,服藥不效,乃為氣脫。
上用益智子煎湯服,立愈。
治眼前常見禽蟲飛走
(以手捉之則無,乃肝膽經為疾。)
羌活、玄明粉、酸棗仁、青葙子花(各一兩)
上為細末,服二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和滓飲之,一日服三次。
治面上及遍身生瘡
(似貓兒眼,有光彩,無膿血,但痛癢不常,飲食減少,久則透脛,名曰寒瘡。)
上多吃雞魚蔥韭自愈。
治口內生肉球臭惡
(自己惡見,有根線長五寸余,如釵股,吐球出,以飲食了,卻吞其線,以手輕捏,痛徹於心,困不可言。)
上用麝香一錢,研細,食後水調服,三日驗。
治婦人產後
(忽兩乳伸長,細小如腸垂下,直下小肚,痛不可忍,危亡須臾,名曰乳懸。)
上將川芎當歸各二斤半,銼碎,於瓦石器內用水濃煎,不拘時候多少溫服,餘一斤半銼作大塊,用香爐慢火逐旋燒煙,安在病人面前桌子下,要煙氣直上不絕,令病人低頭伏桌子上,將口鼻及病乳常吸菸氣,直候用此一料藥盡,看病證如何,或未痊安,略縮減,再用一料如前法,煎服及燒煙燻吸必安。如此用二料已盡,雖兩乳縮上,而不復舊,用冷水磨蓖麻子一粒,於頭頂心上塗片時,即洗去,則痊安矣。
治婦人臨產
(服催生藥,驚動太早,未嘗離經,而用力太過,以致育膜有傷,產後水道中垂出肉線一條,約三四尺長,牽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動之,則痛苦欲絕。)
上先服失笑散數服,仍用生薑三片,淨洗不去皮,於石缽內研爛,以清油二斤拌勻,入鍋內炒熟,以油乾焦為度,先用熟絹一段,約五尺長,折作結方,令穩重婦人輕輕盛起,使之屈曲一團,納在水道中,卻用絹袋兜裹油姜,少溫敷在肉線上,熏覺姜漸冷,又用熨斗火熨熱,使之常有姜氣,已過除去,又用新者。如此熏熨一日一夜,其肉線已縮太半,再用前法,越兩日,其肉線盡入腹中,其病痊安。卻再服失笑散、芎歸湯補之,切不可使肉線斷,則不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