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奇效良方總目錄
目次
卷之五十三
癘風門(附論)
《內經》云:風氣與太陽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膭䐜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癘者有榮衛熱胕,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以其酷熱曝悍可畏耳。夫人患此病者,先分在上在下,所感之處,古方治以在上者,以醉仙散,取其臭涎惡血,於齒縫中出;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取惡物陳蟲,於穀道中出。然此邪毒,藥雖攻出,其源尚在經絡,受病於陽明之經。凡治此病,先觀患人身上疙瘩與瘡。若先見於上者,或下體多者,或上下同得者,或下而覆在上者,乃陽明胃經也,是以無物不受,此其濕熱浸漬經絡。久則虛,使風入於人也,氣受之則在上多,血受之則在下多,氣血俱受甚重,非醫之神手,能起此病者鮮矣。有或從上,或從下,以漸而來者,皆是可治之病。人見其病勢緩,多忽之,若能攝養,保和得宜,鮮有不愈者也。若不能絕滋味,遠色欲,皆不免再發,則終於不能救矣。前人曾治五人中間,惟一婦人得免而疾安,以其貧甚,無物可吃,欲啖無從所覓,餘四人不能禁忌,妄許者三二年後皆再發而危。孫真人云:吾常治四五百人,終無一人免於死。非孫真人不能治也,蓋無一人能守禁忌耳,此一婦人本病外因,又服三五百服加減四物湯,半年之上,方得月經行,十分安愈。若人患此,鼻柱壞爛,肌肉瘍潰,遊思知陽明經分受風木之邪也明矣,不可泥於風寒而已。內有臭涎惡血、陳蟲惡物之類者,又何為而致然也?蓋謂厥陰主生五蟲,其相火熱甚而制金,金衰故木來侮,肺受熱而氣不清矣。況血隨氣運,涎隨氣降,氣既不能施化,則血聚而涎積矣。血聚久則汙惡,涎積久則臭濁,濕涎熱血相為熏蒸,久則肌肉潰爛而生蟲,治之使邪出於齒縫大腸之間者,乃是陽明經之道路也。蓋真土敗木賊之泟宜乎,況又不能守戒忌者歟!此丹溪先生所以痛言之深也。大風病是受天地間殺物之風,古為癘風,可不畏哉!《三因方》之所載,此其惡疾者是也,雖名曰風,未必因風所得。大率多嗜色欲,勞動氣血,熱發汗泄,不避邪風冷濕,使淫氣與衛氣相干,致肌肉皮膚瘍潰,鼻梁塌壞。《千金方》云:所謂自作不仁,極猥之業,雖有悔言,而無悔心,良可嘆也!然亦有傳染者,原其所因,皆夫婦不知禁忌,因而不避風寒暑濕之氣,因虛邪入經絡,久則漸成斯疾。又有勞役飲食,涎結於胃,流入經絡,風濕相搏,致使風癢,不可一例作癘風治之,則誤矣。《內經》云:脈風成為癘,俗云癩病也,先樺皮散,從少至多,服三五七日,灸承漿穴七壯,灸瘡輕再灸,瘡愈三灸之,後服二聖散泄熱,祛血中之風邪,戒房室三年,病愈藥灸同止。述類右形,此治肺風之法也。《靈樞》云:癘風數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勿食他食,以犯其病。且癩病古今以為難治之證,前人救生民之病苦,置諸方論,詳備於象,後之學者,誠心鑑諸。
癘風通治方
通天再造散
治大風惡疾。
鬱金(一兩半)、大黃(一兩,炮)、白牽牛(取頭末,六錢,半生半炒)、皂角刺(一兩,炮,經年者)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日未出面東,以無灰酒調下,儘量為度。晚利黑頭小蟲,病稍輕者,止利如魚腸臭穢物。忌食發毒之物半年,但食稠粥軟飯,漸漸調理,自然頭毛皮膚如常,甚者不過三兩次,須將理,不可妄有勞動,及終身不得食牛馬驢等肉,犯者死,不救矣。
神效追命散
治大風。
北大黃(七錢半)、川鬱金(半兩)、大皂莢刺(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真大楓子油,入好酒溫調,臨睡服,隔兩日再服,直候瀉下無蟲方瘥。
皂棘湯
治大風。
皂莢刺(燒,半生半灰,二錢)、北大黃(一錢)、輕粉(半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調服,取下惡物,服藥數日,齒出毒血甚臭。
皂角丸
治大風諸癩。
肥長皂角(二十條,先炙透,後去皮弦,其核自落)
上以皂角肉,多用酒慢火煎,得稠黏濾去清者,候冷,入雪糕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問飢飽酒送下。
硫黃酒
殺癩風蟲。
明硫黃(不拘多少,研細)
上酒調,空心飲清汁,明日添硫黃再研,入酒如前服,或添大楓子油更好。
黑虎丹
治大風諸癩,惡蟲內蝕,形骸變壞。
天靈蓋(三兩)、蛤蟆(二個,去頭足,燒存性,半生)、桃仁(去皮尖)、人中白(以上各二兩)、麝香(一錢)、雄黃、硫黃(各一兩)、穿山甲(熱灰炮)、老皂莢刺(燒存性,各半兩)、輕粉(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月初五更米飲湯送下,連日取蟲盡則愈。殺瘵蟲通用。
烏蛇丸
治風癩殺蟲。
烏蛇肉(酒浸,焙)、蜂房(炙,各一兩半)、桃仁(浸,去皮,曬乾)、白蒺藜(炒,杵去刺)、皂角刺(炒焦)、貫眾、獨活、檳榔、苦參(各七錢半)、蕪荑、雷丸、雄黃、硫黃(各半兩)、硃砂(二錢半)、胡麻子(四兩)、蛤蟆(二個,去頭足,炙焦)
上為細末,以長皂角十條,水三升,煎成膏,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治大風。
上用烏蛇三條,事治令淨,蒸煮熟去骨,取肉焙乾,為細末,用宿蒸餅丸,如米粒大,以喂烏雞,其雞食盡烏蛇三條,後卻烹雞取肉,為末,或為丸,或作散,酒服之,丸時仍用宿蒸餅,每服三五十丸,甚者不過三五雞即愈。
雷丸散
風癩取蟲。
雷丸、阿魏、貫眾末(各二錢)、麝香(半錢)、水銀、硫黃、雄黃(各二錢半,用乳缽入醋同研,令盡為度)
上為極細末,每服一錢,天明溫酒調下,明日再服。
蛤蟆丸
治大風殺五蟲。
干蛤蟆(一兩,炙黃)、肥長皂角(一條,先炙透,後去皮弦核,蘸酒再炙)
上為細末,以竹管引入羊腸內,系兩頭,用麩二升,鋪甑內,置麩上,蒸熟去麩,入麝香半錢,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一丸,空心溫酒送下。
蔓荊丸
治大風。
蔓荊子、蒼耳子、枸杞子、牛蒡子(炒)、黑牽牛(炒)、胡麻子、香白芷、何首烏、威靈仙、荊芥穗、白蒺藜(炒,去刺)、直殭蠶(炒,去絲)、細辛(去苗)、皂角刺、苦參、大草烏(去皮尖,生用)、獨活(各一兩)
上為細末,大風油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四丸,食前用茶清送下。
胡麻散
解風熱毒氣,癮疹瘙癢。
方見風門。
得效第一方、治癘風,即大風、惡疾癩是也。雖名曰風,未必皆因風,大率多嗜欲,勞動氣血,熱發汗出,不避邪風,使淫氣相干,則肌肉不仁,勞氣泣濁,則胕熱不利,故色敗皮膚瘍潰,鼻梁塌壞,或自作不仁,極猥之業所致,久則或遍身白皮脫落,如蛇蛻狀。
上用桑枝灰一斗,熱湯淋取汁,洗頭面,次用大豆及綠豆漿,添熟水,三日一浴,一日一洗面,卻用側柏葉蒸曝乾,白膠香各等分,為細末,滴水為丸,不拘時溫水下三七粒,日三服。
仙方
治大風惡疾,雙眼昏,咫尺不辨人物,發眉自落,鼻梁崩倒,肌膚瘡如苔蘚,勢若不可救,此方特效。
上用皂角刺三斤,炭火蒸久,曬乾為末,濃煎大黃湯下一匕服,旬日間眉發再生,肌膚悅潤,眼目愈明。
浴法
治大風、頑麻癩風、紫癜白癜。
麻黃根
地骨皮、草烏頭(各二兩)
上銼碎,碾朴硝二兩和勻,每用藥一兩,水一桶,椒一合,蔥三十根,艾葉一兩,同煎十沸,用米醋一中盞,又打勻去滓,坐溫室中,自用手巾搭四肢,候湯可浴即浴,令汗透,面上如珠出,更坐室中,或睡片時尤佳,汗解,方著衣避風而出,五日再浴,如此浴二次,浴罷便服換骨丹。
換骨丹
九肋鱉甲、大蜈蚣(細銼,各二兩)
上以鹽泥固濟,候乾火煅,存二分性,為末。巴豆十兩,去皮膜,順手碾。青州棗七枚,去核,入巴豆膏在棗中,火燒令焦,存巴豆五分性。將棗巴豆碾爛如泥,入前二味末碾勻,以醋煮粗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虛人四五丸,用溫齏汁下,候利惡物如膿血爛腸即住。三兩服未利,更加三丸,次服遇仙丹。
遇仙丹
人參、紫參(各一兩)、苦參、白殭蠶(去嘴,各二兩)
上為細末,入朴硝半兩,研令勻,每服一錢,食後淡茶清調下,次用佛手膏。
佛手膏
去黑紫瘡核。
蝥貓(七枚,去翅足)、巴豆(去殼,七枚)、杏仁(二十枚,去皮)、紅娘子(二十枚,去翅足)、砒霜(一錢,另研)、韶粉、黃蠟(各半兩)、槐角(三條)、綠豆(一合)、盆硝、瀝青(研)、膩粉(炒)、亂髮(各一兩)、硫黃、黃丹(各三錢)、清油(四兩)
上先將油煎,令亂髮化,次下紅娘子,次下巴豆槐角等,逐味下,焦者漉出,方下硫黃盆硝丹粉蠟等,以箅子不住手攪令勻,滴水中成珠,不散為度,以瓷器貯之。用時先將針刺瘡核,用藥一粟米大,放針處,次日擠瘡,有惡臭黑膿血出,三兩日血漸少,次服去毒丹。
去毒丹
赤芍藥、滑石、甘草(各半兩)、朴硝、大黃(各一分)、巴豆(去皮,炒,別研)、黑牽牛(一兩,半生半炒)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三十丸,臨臥時用金銀薄荷湯送下,次服甘草散。
甘草散
甘草、滑石(各半兩)、大黃(一分)、山豆根(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蜜湯調下,日二服,次服解毒丸。
解毒丸
栝蔞根(三兩)、大黃(二錢半,生)、朴硝(二錢半,另研)、甘草(半兩,炒)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白湯下,次服黑神丹。
黑神丹
訶子(四個,炒)、黑牽牛(生)、巴戟(炒,各半兩)、甘遂(三錢)、赤小豆(生,四十九粒)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不拘時,用薄荷湯送下,次用水膏藥。
水膏藥
敷貼破處及面腳上瘡,令生肉。
陳米(半升,炒)、馬蹄香、藿香(各一兩)、麝香(一錢,另研)、陳皮(去灰土,半斤,炒紫色)
上為細末,入麝香用冷水調,掃敷瘡上有膿處。如損破,即煎槐枝湯洗,再上藥。此十方乃秘傳有驗,大要病人須能如法將息理會,敬而信之。
三濟丸
治大風惡疾。
川芎、當歸、熟地黃、荊芥穗(各二兩)、細辛(去葉)、防風(各一兩)、桂心(半兩)
上銼碎,先以醋一升,浸一宿,漉出焙乾,再以生地黃一斤搗汁,浸一宿,焙乾,再以酒一升,浸一宿,焙乾,旋入乳香半兩,以余酒醋地黃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收貯,後用好烏頭一個,炮裂銼,荊芥穗半兩,浸酒三升,旋溫熱下藥五十丸,食遠服。
八葉湯
淋渫大風瘡。
桑葉、荷葉、地黃葉、皂角葉、蒻葉、蒼耳葉、菖蒲葉、何首烏葉
上等分,曬乾燒存性,為細末,如面藥,用洗手面身體。大風惡疾,瘡痍荼毒,膿汁淋漓,眉鬢墮落,手足指脫,頑痹痛癢,顏色枯瘁,鼻塌眼爛,齒豁唇揭,病證之惡,無越於斯,負此病者,百無一生。
換肌散
治大風疾,年深久不能愈,以至毛髮墮落,鼻梁崩壞,額顱腫破,不至逾月,取效如神。
白花蛇(酒浸一宿)、黑烏蛇(酒浸一宿)、地龍(去土)、沙苑蒺藜、蔓荊子、威靈仙、荊芥穗、甘菊花、苦參、紫參、沙參、天門冬、木賊、不灰木、赤芍藥、石菖蒲、川芎、定風草、何首烏、胡麻子(炒)、草烏(去皮臍)、蒼朮(去皮,米泔浸)、木鱉子、甘草(炙,各三兩)、當歸、細辛、香白芷(各一兩)、天麻(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匕,酒調下,食後服,酒多為妙。
如聖散
治大風疾,洗瘡藥,大有神效。
苦參、玄參、紫參、荊芥穗、沙參、陳皮、厚朴、頑荊子、麻黃(去節,各一兩)、防風、白芷、蔓荊子、威靈仙(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用三錢,桃柳枝各一把,水五升同煎,臨睡時熱洗,忌五辛物。
黃精煎
治大風癩病,面赤疹起,手足攣急,身發瘡痍,及指節已落者。
黃精(生者,十二斤)、白蜜(五斤)、生地黃(肥者,五斤)
上先將黃精生地黃洗淨,細銼,以木石杵臼搗,熟復研入水三斗,絞取汁,置銀銅器中和蜜攪勻,煎之成稠煎為度,每用溫酒調化二錢匕,或三錢匕,日三夜一,久服風癩痊,平面如童子,延年不老。
治大風瘡。
上用楓木子,不以多少,燒存性,灰研,羅與輕粉等分,用麻油調敷瘡上,極妙,如濕則乾摻之。經驗方云:昔章貢有鼓角匠,生肉瘰,因詰之,云舊害大風,得道人傳此藥,今遂愈。
蒿艾酒
治癩疾。
上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糯米亦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但是惡疾,遍體面目有瘡,皆可服。
雄朱散
治大風。
雄黃、硃砂、滑石、阿魏、雌黃、雷丸(炒)、藜蘆(炒)、生犀角屑、硫黃(各一錢半)、斑蝥、芫青(各去翅足,糯米炒,各用二十四個)、黑皂角刺(焙,七錢半)
上為極細末,每服一錢,天明溫酒調下,明日再服。
白花蛇造酒方
治大風。
每白花蛇一條,蒸米一斗,缸底先用酒麴,次將蛇用絹袋盛之,頓於曲上,然後糜和勻,頓於蛇上,用紙封缸口,候三七日開缸取酒,將蛇去皮骨為末,每服酒一盞溫服蛇末少許,仍將酒腳並糟做餅,食之尤佳。
治身上癩瘡。
上以蒼耳子葉,煎湯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