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嚴氏濟生方」總目錄
目次
原序一
古人不在朝廷之上,必居醫卜之中,雖然醫之為藝誠難矣,亦貴乎精也。所謂精者,當先造於四者之妙而已。古人云,脈病證治是也。夫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理,乃知受病之因,得病之因,乃識其證,既識其證,則可詳其所治,四者不失,臨病之際,可以療寒以冷,有餘者與之,不足者取之,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苟不明此,鮮有不致斃者,良可嘆哉!用和幼自八歲喜讀書,年十二,受學於復真劉先生之門,先生名開,立之其字也。獨荷予進,面命心傳,既十七,四方士夫,曾不以少年淺學,而邀問者踵至,今留心三十餘歲矣!偶因暇間,慨念世變有古今之殊,風土有燥濕之異,故人稟亦有厚薄之不齊,概執古方,以療今之病,往往枘鑿之不相入者,輒因臆見,乃度時宜,採古人可用之方。裒所學已試之效,疏其論治,犁為條類,名曰濟生方,集既成,不敢私秘,竟鋟諸木,用廣其傳,不惟可以備衛生家緩急之需,抑以示平日師傳濟生之實意云。
時寶治癸丑上已廬山嚴用和序。
原序二
余夙嗜方書,蚤即師授以醫道行世五十餘年,比因暇日,論治凡八十,制方凡四百,總為十卷,號濟生方,總而用之,十有五年,收效甚多,然間有前書所未備而不可盡索者,因著續方,為方又九十,為評二十四,用鋟諸梓,以廣其傳。或謂古者處齊,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君之方奚以多為?余應之曰,醫者意也,生意在天地間,一息不可間斷,續此方所以續此意,續此意所以續此生,請勿多議余。
時咸淳丁卯良月廬山嚴用和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