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加味逍遙散

出典

證治準繩

效能

疏肝解鬱、清熱涼血。

適應症

肝鬱血虛發熱、月經不調、怔忡不寧。

處方

當歸 4 、白朮 4 、白芍 4 、柴胡 4 、茯苓4 、炙甘草 2 、牡丹皮 2.5 、山梔子 2.5 、煨薑 4 、薄荷 2 ( 一日飲片量 33 公克 ) 。

證治準繩(類方)

治血虛有熱,遍身瘙癢,心煩目昏,怔忡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食少嗜臥。

當歸、芍藥(酒炒)、茯苓、白朮(炒。各一錢)、柴胡(五分)、牡丹皮、甘草(炙)、山梔(炒。各八分)

上作一劑,水煎服。

驗方新編

治肝經鬱火,頸生瘰癘,並胸脅脹痛,或作寒熱,甚至肝木生風,眩暈振搖,或咬牙發痙諸症,《經》云:木鬱達之是已,服前丸,兼服此散更妙。柴胡、茯苓、當歸、白朮、甘草、白芍、丹皮、黑山梔各一錢,薄荷五分,水煎服。

醫學心悟

治肝經鬱火,胸脅脹痛,或作寒熱,甚至肝木生風,眩暈振搖,或咬牙發痙,一目斜視,一手一足搐搦,此皆肝氣不和之證。經云:木鬱達之是已。

柴胡、甘草、茯苓、白朮、當歸、白芍、丹皮、黑山梔(各一錢)、薄荷(五分)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