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刪補名醫方論
效能
補氣血、和營衛。
適應症
營衛氣血不足、風邪入侵、營血痺阻、肌肉麻木、手足無力。
處方
黃耆 10 、白芍 5 、桂枝 5 、生薑 5 、大棗 3 ( 一日飲片量 28 公克 ) 。
原典
治風靡身無痛,半身不遂,手足無力,不能動履者。久久服之,自見其功。
黃耆(蜜炙,六錢)、白芍藥(酒炒,三錢)、桂枝(嫩枝連皮,三錢)、生薑(外皮,三錢)、大棗(去核,四枚),水煎服。
經曰: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者,內居營衛,營衛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其邪氣淺者,脈偏痛。此謂虛邪賊風之中人也。營衛虛則其人深,久留髮為偏枯、半身不遂也。營衛實則其人淺,即作經脈偏痛、風痹病也。八風、五痹之病,營衛實者,則以續命湯、換骨丹發其營衛之邪。風靡。偏枯之病,是營衛虛,則當以此湯補其營衛之虛也。故君黃耆以補衛,臣桂、芍以補營,佐薑、棗補而兼通,以和營衛也。此方乃小建中湯之變制,加黃耆減甘草、飴糖者,是其意在補外,而不在補中也。若左半身不遂,則加當歸以補血;右半身不遂,則倍黃耆以補氣;手軟倍桂枝;足軟加牛膝;筋軟加木瓜;骨軟加虎骨;元氣虛加人參;陽氣虛加附子;在臨證者消息之。久久服之,無不應也。如外風邪盛,則又當從事乎羌活愈風湯,補而散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