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醫學入門」總目錄
目次
外集·卷三
傷寒序
欲識傷寒之義者,先正傷寒之名。《百問》云,冬曰傷寒,春曰溫病,夏曰熱病,通而言之為傷寒者何哉?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冬月陽氣不密,以致寒邪觸犯,其即發而為病者,名曰傷寒;其不即發,至春感溫氣而發者,名曰溫病;至夏感熱氣而發者,名曰熱病。溫熱雖發於春夏,而其受病之因,隔冬寒毒藏於肌骨,而自里發之,故通而言之為傷寒也。仲景傷寒立論,萬世典也;河間溫暑補方,三時用耳;至於傳經直中,分別陰陽雜證,乃丹溪之獨見,傷寒大義如此。然西北風高,傷寒者多;東南地燠,內傷者多,是以東垣又作《內外傷論》以辨之。傷寒之書,至此可謂全且備矣。奈何今之醫者,或讀傷寒一二,而不理會雜病內傷,或竊內傷雜病一二,而不理會傷寒!主傷寒者,專一發散;主內傷者,專一溫補,內外莫辨,殺人慣矣。陶節庵曰:醫者不可一日不讀傷寒,以活心源。愚謂讀傷寒而不讀三子之書,亦不足以活心源。噫!三世四家之書,缺一不可。
萬曆丙子初夏序
(病機)外感
溫暑
傷寒
傷寒用藥賦
汗吐下滲和解溫補總方
內傷(飢飽勞役飲食積聚)
(東垣李先生內傷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