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醫學入門」總目錄
目次
內集·卷一
觀形察色問證
觀形察色
以治未病。凡臟腑未竭,氣血未亂,精神未散者全愈,病已成者半愈,病勢已過者危矣。
第一看他神氣色,潤枯肥瘦起和眠;
肥白人多濕痰,黑瘦人多火熱。或形肥色黑,或形瘦色白,臨時參證,或從形,或從色,不可泥也。
活潤死枯肥是實,瘦為虛弱古今傳;謙體即知腰內苦,攢眉頭痛與頭眩;手不舉兮肩背痛,步行艱苦腳間疼;叉手按胸胸內痛,按中臍腹痛相連;但起不眠痰夾熱,貪眠虛冷使之然;面壁身蜷多是冷,仰身舒挺熱相煎;身面目黃脾濕熱,唇青面黑冷同前。
聽聲審音
五音以應五臟,金聲響,土聲濁,木聲長,水聲清,火聲燥。如聲清,肺氣調暢。聲如從室中言,中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奪氣也。先輕後重,高厲有力,為外感。先重後輕,沉困無力,為內傷。
第二聽聲清與濁,鑑他真語及狂言;聲濁即知痰壅滯,聲清寒內是其源;言語真誠非實熱,狂言號叫熱深堅;稱神說鬼逾牆屋,胸膈停痰證號癲;更有病因循日久,音聲遽失命歸泉。
問證
試問頭身痛不痛,寒熱無歇外感明;掌熱口不知食味,內傷飲食勞倦形;五心煩熱兼有咳,人瘦陰虛火動情;除此三件見雜症:如瘧如痢必有名;從頭至足須詳問,證候參差仔細聽。
頭痛否?
痛無間歇為外感,痛有間歇為內傷。
目紅腫否?
或暴紅腫,或素疼痛。
耳鳴耳聾否?
或左或右。久聾者,不敢純用補澀之劑,須兼開關行氣之藥。
鼻有涕否?
或無涕而燥,或鼻塞,或素流涕不止,或鼻痔,或酒齄。
口知味否?
或不食亦能知味,為外感風寒;或食亦不知味,為內傷飲食。
口渴否?
渴飲冷水者為熱,渴飲熱水者為虛,夏月大渴好飲者為暑。
舌有苔否?
或白,或黃,或黑,或紅而裂。
齒痛否?
或上眶,或下眶,或有牙宣。
項強否?
暴強則為風寒,久強則為痰火。
咽痛否?
暴痛多痰熱,素慣痛多下虛。
手掌心熱否?
手背熱為外感,手心熱為內傷,手背手心俱熱為內傷兼外感。
手指梢冷否?
冷則為感寒,不冷則為傷風,素清冷則為體虛。
手足癱瘓否?
左手足臂膊不舉或痛者,屬血虛有火;右手足臂膊不舉或痛者,屬氣虛有痰。
肩背痛否?
暴痛為外感,久痛為虛損挾郁。
腰脊痛否?
暴痛亦為外感,久痛為腎虛挾滯。
尻骨痛否?
暴痛為太陽經邪,久痛為太陽經火。
胸膈滿否?
已下為結胸,未下為邪入少陽經分,非結胸也。素慣胸滿者,多郁多痰火下虛。
脅痛否?
或左或右,或兩脅俱痛,或一點空痛。
腹脹否?
或大腹作脹,或小腹作脹。
腹痛否?
或大腹痛,或臍中痛,或小腹痛,或痛按之即止,或痛按之不止。
腹有痞塊否?
或臍上有痞塊,或臍下有痞塊,或臍左有痞塊,或臍右有痞塊,或臍中有塊,不可妄用汗吐下及動氣凝滯之藥,宜兼消導行氣之劑。
心痛否?
暴痛屬寒,久痛屬火屬虛。
心煩否?
或只煩躁不寧,或欲吐不吐,謂之嘈雜。或多驚恐,謂之怔忡。
嘔吐否?
或濕嘔,或乾嘔,或食罷即嘔,或食久乃嘔。
大便泄否?
或溏泄,或水泄,或晨泄,或食後即泄,或黃昏時泄,一日共泄幾行。
大便秘否?
秘而作渴作脹者為熱,秘而不渴不脹者為虛。
小便清利否?
清利為邪在表,赤澀為邪在裡,頻數窘急為下虛挾火,久病及老人得之危。
小便淋閉否?
渴者為熱,不渴為虛。
陰強否?
陰強為有火,陰痿為無火。
素有疝氣否?
有疝氣,宜兼疏利肝氣藥,不可妄用升提及動氣之劑。
素有便血否?有痔瘡否?
有便血痔瘡,不敢過用燥藥,爍陰傷臟。
有瘡疥否?
有瘡疥忌發汗,宜兼清熱養血祛風。
素有夢遺白濁否?
有遺濁則為精虛,不敢輕易汗下。
有房室否?
男子犯房則氣血暴虛,雖有外邪,戒用猛劑。或先補而後攻,可也。
膝痠軟否?
暴痠軟則為腳氣,或胃弱。久病則為腎虛。
腳腫痛否?
腫而痛者多風濕,不腫脛枯細而痛者為血虛、為濕熱下注。
腳掌心熱否?
熱則下虛火動。腳跟痛者,亦腎虛有熱。腳指及掌心冷者為寒。
有寒熱否?寒熱有間否?
無間為外感,有間為內傷。午寒夜熱,則為陰虛火動。
飲食喜冷否?
喜冷則為中熱,喜熱則為中寒。
飲食運化否?
能食不能化者,為脾寒胃熱。
飲食多少否?
能飲食者易治,全不食者難治。惟傷寒不食亦無害。
素飲酒及食煎炒否?
酒客多痰熱,煎炒多犯上焦,或流入大腸而為濕熱之症。
有汗否?
外感有汗則為傷風,無汗則為傷寒。雜症自汗則為陽虛。
有盜汗否?
睡中出汗,外感則為半表裡邪,內傷則為陰虛有火。
渾身骨節疼痛否?
外感則為邪居表分,內傷則為氣血不用,身重痛者為挾濕氣。
夜重否?
或晝輕夜重為血病,或夜輕晝重為氣病。
年紀多少?
壯年病多可耐,老人病雜則元氣難當。婦人生產少者,氣血猶盛;生產多,年又多,宜補不宜攻。
病經幾時?
或幾日,或幾旬,或經年。
所處順否?
所處順,則情性和而氣血易調;所處逆,則氣血怫鬱,須於所服藥中,量加開鬱行氣之劑。
曾誤服藥否?
誤藥則氣血亂而經絡雜,急病隨為調解,緩病久病,停一二日後藥之,可也。
婦人經調否?
或參前為血熱,或參後為血虛。或當經行時有外感,經盡則散,不可妄藥,以致有犯血海。
經閉否?
或有潮熱,或有咳泄,或有失血,或有白帶否?能飲食否?能食,則血易調而諸症自除,食減漸瘦者,危。
有癥瘕否?
有腹痛潮熱,而一塊結實者,為癥瘕。
有孕能動否?
腹中有一塊結實能動,而無腹痛潮熱等症者,為有孕。腹虛大脹滿,按之無一塊結實者,為氣病,其經水亦時滲下。
產後有寒熱否?有腹痛否,有汗否?有咳喘否?
寒熱多為外感,腹痛多為瘀血,或食積停滯。有汗單潮為氣血大虛。咳喘為瘀血入肺,難治。
凡初證題目未定,最宜詳審,病者不可諱疾忌醫,醫者必須委曲請問,決無一診而能悉知其病情也。初學宜另抄問法一紙,常出以問病。若題目已定,或外感,或內傷,或雜病,自當遵守古法,不可概施發散劑也。
附:王叔和觀病生死候歌
欲愈之病目眥黃,(胃氣行也。)眼胞忽陷定知亡。(五臟絕也。)
耳目口鼻黑色起,入口十死七難當。(腎乘胃也。)
面黃目青酒亂頻,邪風在胃衰其身。(木剋土也。)
面黑目白命門敗,困極八日死來侵。(先青後黑,即《素問》回則不轉,神去則死意。)
面色忽然望之青,進之如黑卒難當。(肝腎絕也。)
面赤目白怕喘氣,待過十日定存亡。(火剋金也。)
黃黑白色起入目,更兼口鼻有災殃。(水乘脾也。)
面青目黃午時起,余候須看兩日強。(木剋土也。)
目無精光齒齦黑,(心肝絕也。)面白目黑亦災殃。(肺腎絕也。)
口如魚口不能合,(脾絕。)氣出不返命飛揚。(肝腎先絕。)
肩息直視及唇焦,面腫蒼黑也難逃。妄言錯亂及不語,屍臭無知壽不高。(心絕。)
人中盡滿兼唇青,三日須知命必傾。(木剋土。)
兩頰顴赤心病久,口張直氣命難停。(脾肺絕。)
足趺趾腫膝如斗,十日須知難保守。(脾絕。)
項筋舒展定知殂,(督脈絕。)掌內無紋也不久。(心胞絕。)
唇青體冷及遺尿,(膀胱絕。)背面飲食四日期。(肝絕。)
手足爪甲皆青黑,許過八日定難醫。(肝腎絕。)
脊疼腰重反復難,此是骨絕五日看。體重溺赤時不止,肉絕六日便高判,手足甲青呼罵多,筋絕九日定難過。髮直如麻半日死,(小腸絕。)尋衣語死十知麼。(心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