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脾胃論
效能
清暑除濕、益氣生津。
適應症
長夏濕熱蒸炎、四肢困倦、身熱心煩、自汗口渴、便黃、溺赤、脈虛者。
處方
黃耆 3 、蒼朮 3 、升麻 3 、人參 1.5 、澤瀉 1.5 、神麴 1.5 、陳皮 1.5 、白朮 1.5 、麥門冬 1 、當歸 1 、炙甘草 1 、青皮 1 、黃柏 1 、葛根 1 、五味子 0.5 、生薑 3 、大棗 2 ( 一日飲片量 28 公克 ) 。
湯頭歌訣
【方源】:李東垣方
【功效】:補肺、生津、燥溼、清熱。
清暑益氣參草耆 當歸麥味青陳皮
麴柏葛根蒼白朮 升麻澤瀉棗薑隨
人參、黃耆、甘草(炙)、當歸(酒洗)、麥冬、五味子、青皮(麩炒)、陳皮(留白)、神麴(炒)、黃柏(酒炒)、葛根、蒼朮、白朮(土炒)、升麻、澤瀉,加生薑、大棗煎。熱傷氣,參、耆補氣斂汗﹔溼傷脾,二朮燥溼強脾。火旺則金病而水衰,故用麥味保肺生津,黃柏瀉火滋水,青皮理氣而破滯,當歸養血而和陰,麴、草和中而消食,升、葛以升清,澤瀉以降濁也。